紅鏈蛇以青蛙、蜥蜴和魚為食。性烈無毒。大部分晚上出來,是夜行蛇。晚上10後活動頻繁,白天蜷成壹團,經常把頭縮在身下。
紅鏈蛇是壹種微毒蛇,澤蘭科的毒腺被認為是Duvernoy。被咬後壹般不會有嚴重的中毒反應。中毒過敏表現通常是傷口紅腫、皮疹和蕁麻疹。但過敏患者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不要小看早期就醫。
擴展數據:
紅鏈蛇全長約1米,最長可達1.5米以上。背面是深棕色。因有60多條狹窄的紅色條紋而得名,以魚、青蛙、蟾蜍、蜥蜴、蛇和鳥類為食。
保護水平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或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被列入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IUCN)2013。
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等級為VU。
百度百科-紅鏈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