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吃的餅叫清明餅,是江南壹帶流行的清明節的傳統食物。
據說這種清明寒食的傳統糕點,始創於宋代,當時俗稱為“粉團”,到明清時期,才正式盛行於江浙地區。但民間制作時,倡導宜素不宜葷,排斥肥肉,以便從精神意念上與清明節掛鉤。
清明餅的做法:
材料:粳米粉500克、糯米粉333克、棉菜250克
餡料:豬肉、鹹菜、筍、胡蘿蔔、豆腐幹、香菇、蝦皮、蔥等
做法:
1、棉菜洗凈焯水,焯水後撈出沖冷水。
2、放入料理機加適量水打碎。
3、在棉菜汁裏加入粳米粉、糯米粉(3:2),放入面包機選擇和面程序。
4、和面完成後平均分成80克壹個面團。
5、將餡料炒好備用(按個人喜好增減)。
6、面團弄成碗型包入足量的餡料,收口搓圓。
7、清明餅下面墊上“柚子葉”,也可以用棕葉或油紙代替,隔水蒸15分鐘左右,香味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