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每年公歷3月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時開始。晝夜長短壹般,正好是春天第90天的壹半,所以叫“春分”。古代又稱“日中”、“晝夜”、“仲春月”。春分的意義,第壹,指的是晝夜等分,各為12小時;第二,古代是連春,春分正好在春天三個月的中間,春天平分。春分那天,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晝長夜短。春分是壹個重要的節氣,它不僅具有天文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氣候上,也有明顯的特點。春分時節,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華北北部外,中國已進入明媚春光。在廣闊的土地上,柳樹是綠色的,飛影草生長,小麥拔節和油菜花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