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344 -386),東晉書法家,會稽殷珊(今浙江紹興)人。官至刺史,故世稱大令,西河七子。我年輕的時候跟他父親學過書,後來走了張誌的方法。我沒有創新方法,我創造了自己的風格,和我父親壹樣出名,被稱為“二王”。他的書法以精書、書法、草書、隸書為特點,尤以草書見長。他的楷書以羅神府十三行為代表,行書是鴨頭丸鐵。草書代表作《中秋帖》被列為清代“三喜帖”之壹。莫林的樂趣在評論他的書時說:“筆觸蒼勁銳利,姿態使之辛辣,沒有任何灰塵和枷鎖。”
王獻之是魏晉書法家中的壹位巨人。父親王羲之的悉心教導和指導,為他的筆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作為魏晉後期的大師之壹,客觀上為他提供了博采眾家之長、兼收並蓄的機會,贏得了與王羲之並駕齊驅的藝術地位和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