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主治流行性出血熱毒邪在氣營。
[處方組成] 板藍根50克、金銀花30克、生石膏60克、知母15克、生大黃6克、丹參30克、玄參30克、白茅根60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 證見熱毒扶濕,壯熱口渴不欲飲,頭身重痛,舌苔黃膩,加用甘露消毒丹;對尿毒癥患者用灌腸湯(生大黃30克、芒硝30克、地榆15克、槐米15克)水煎150~200毫升,保留灌腸,每日2~3次,或用番瀉葉30~60克泡茶飲。
[臨床療效] 治療80例,治愈率為91.4%,病死率2.6%,平均退熱時間為1.72天,尿蛋白轉陰為5.13天,65%(52/80)越過低血壓休克期,56%(45/80)越過少尿期,平均住院天數為15天。
[處方來源] 陜西省中醫學院傳染病科薛濤等。
[按 語] 薛氏認為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於“溫熱疫毒”侵襲人體之故,治療應以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挾濕者則宜清熱化濕,解毒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