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浸泡。買回牛尾後,讓主人幫忙切成3厘米左右的小塊。回家後用冷水泡兩三個小時(中間經常換水),有可能的話多泡壹會兒,把殘留的血泡出來。
2.溺水。放在鍋裏,加涼水,免得燒到骨頭裏。撇去浮粉,撈出牛尾。
3.做媽媽湯。把鍋刷幹凈,重新裝上水,加熱到和牛尾差不多的溫度,把牛尾放入鍋內,加入壹些雕酒、姜、大料,大火燒開,小火燉3小時左右。晚上做的話可以放在電飯煲的保溫檔裏放壹晚上。
4.做牛尾湯。母湯做好之後,除非能壹次喝完,否則盡量不要加鹽、胡椒等調料和輔料。吃的時候取適量牛尾骨和母湯,加入自己喜歡的輔料和調料,煮開入味。
因為加熱牛尾的時間長,所以能做到又脆又香,牛骨裏的膠質和營養都能燉出來。用陶瓷鍋和電飯煲就好。最好不要用鐵鍋做母湯,否則母湯容易變黑,影響視覺和吃感。如果時間來不及,可以用高壓鍋煮,可能味道會差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