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經典出自南宋《世說新語·文學》:“召袁依作作,永不停筆,得七篇論文,甚為可觀。”
晉朝的時候,有壹個人叫袁虎。小時候家裏窮,但他學習很努力,從不懈怠。為了謀生,袁虎經常幫人送貨。有壹次,他幫人把船拉到牛竹,晚上在河邊開船。看到晴朗的天氣和明亮的月亮,他不禁感慨萬千。他受到感情的啟發,於是用五個字唱了壹首史詩,讓所有聽到的人都大吃壹驚。當時安禹州刺史謝尚在牛珠江邊,聽說袁虎的詩不同凡響,就同病相憐地討論起來。謝商深愛袁,於是推薦他參軍。後來袁虎去桓玄武館做記錄室,桓玄武也很欣賞袁虎的文筆。有壹次,桓玄武出征,袁虎跟隨。壹天,桓玄武命令袁虎起草壹份公文。接到命令後,袁虎靠在馬上,不壹會兒就寫了七張紙。這份公文內容豐富,條理清晰,文字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