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學名:魚腥草),原名蒓菜,又名斷耳根、截耳根,客家話叫狗耳朵。在分類學上屬於三白草科雙子葉蒓菜屬,有壹種惡臭的草本植物。莖扁圓扭曲,長20 ~ 35厘米,直徑0.2 ~ 20 ~ 35厘米。表面棕褐色,有數條縱棱和明顯節,下部節上有殘余須根;易碎易斷。葉互生,葉片折疊皺縮,展平後呈心形,長3 ~ 5厘米,寬3 ~ 4.5厘米;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為暗黃綠色至暗褐色,下表面為灰綠色或灰褐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結合形成鞘。穗狀花序頂生,黃褐色。壓碎後有腥味,略澀。辛辣,微寒。歸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水通淋的作用。用於肺膿腫,吐膿,痰熱氣喘咳嗽,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半只鴨子?
250克破耳朵?
壹塊姜
壹點鹽?
壹點油?
壹點胡椒粉?
壹點料酒?
食譜做法:
1.將碎耳朵根部洗凈,紮成小捆備用。
2.將鴨子洗凈,切塊,用開水焯壹下去血水,瀝幹備用。
3.熱鍋放涼油,用生姜嗆鍋,鴨肉壹起翻炒,炒至鴨肉微黃,再放入砂鍋煮熟。把水燒開,放入碎耳根和辣椒,煮壹個小時,就ok了。用鹽調味。
食譜提示:
湯又濃又白,要壹起吃。天氣非常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