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秋節的誕生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的祖先崇拜和相關節日。七月是吉祥月、孝順月,七月半是人們在初秋慶祝豐收、回報大地的節日。有些莊稼已經成熟,所以人們應該按照法律祭拜他們的祖先,並用新米和其他祭品向他們的祖先報告秋成。這個節日是緬懷先人的傳統文化節日,其文化核心是尊祖、盡孝。
3.7月14、15日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國家和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也是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齊名的傳統祭祖節日。2010年5月,文化部在香港特區申報的“中秋節”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吃鴨子
農歷七月十五中秋節,中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湖南也不例外。這是因為“鴨”的意思是“壓力”,諧音,吃鴨是為了鎮鬼。
祭祖
農歷七月十五,又稱“七月半”,是中秋節和祭祖節。人們相信祖先會在這個時候回家看望後代,所以需要祭祖。崇拜儀式通常在七月底前的晚上舉行,並不局限於特定的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