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普渡”原本是佛教術語,意思是廣泛應用佛法,解脫壹切眾生。
3.早在漢代以前,中國就有三個節日:上元節、中元節和夏媛節。7月15日是中元節,這是壹個祭祖的節日。西漢末年東漢初,佛教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發展迅速,佛教中“目連救母”的故事流傳開來。由於木蓮救母的傳說與中國傳統的孝道精神和祖先崇拜不謀而合,所以很快被人們接受。南朝梁武帝倡導的以目連救母故事為中心的佛教盆景社,與中元節融合,逐漸取代。乾隆版《泉州府誌》載:“元中期祀為先,廟為玉蘭社,俗名普度。南國風俗,中秋之夜,各家各有素祭,羅在門外或蹲,願死者與傷者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