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村
端陽,壹向被看作是壹年中的主要節日之壹。周處《風土記》說:“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古代稱夏季為“朱明”,意為陽光燦爛,壹片通紅。過去,在南京流傳“端陽十二紅”的說法,用紅色(或近於紅色的黃、橙色)的花卉、水果、菜肴作為在這壹節日裏人們欣賞、品味的物品,以烘托端陽的節日氣氛,顯示它的特色。“端陽十二紅”是:雄黃酒、黃魚、鹹鴨蛋、火腿、油爆蝦、燒鴨、莧菜、玫瑰砂(糖)、月季花、石榴花、櫻桃、枇杷。
夏季是蟲類最為活躍的時期,在端陽這壹天,人們開展驅邪消毒的活動,如用艾葉煙熏、用雄黃水揮灑等,以消除蜈蚣、蠍子、蜘蛛等所謂“五毒”的害蟲。陳作霖《金陵物產風土誌》說:“端陽有‘五毒菜’:韭菜、茭菜、黑幹(醬油豆腐幹)、銀魚、蝦米也。”吃了這種菜,象征性地消滅害人蟲,這反映了當時人們壹種樸素的環保意識。
《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