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野味,構成了徽菜主佐料的獨到之處:花茹、蘑菇、平菇、香菇、白木耳、黑木耳、石耳與高山石耳,蕨菜、黃花菜、金針菜、水芹菜,這些過去全都是野外生、野外采。竹筍壹項就有十七種,品種有異,吃法不同、切法不同、配料不同。可食野菜與各種花、莖、桿,大量入徽菜譜。
就豆腐來講,有水豆腐、毛豆腐、臭豆腐、觀音豆腐、臘八豆腐以及橡子豆腐等。至於野味,徽州野生動物(不包括蟲類)有374種,其中獸類86種、鳥類210種、爬行類52類、兩棲類26種。野兔、野雞、黃麂、黑麂,穿山甲、娃娃魚,石雞,貍子、水獺,以致熊、豹、天馬。
魚類更是豐富多樣,黃山的錦魚、魚,原就很稀少。當年還有壹種可以飛上樹的翼魚,都是味道為鮮美的珍品。不少珍禽異獸,現已納入國家保護範圍,也還有不少列入食譜如餵養的野雞、野兔、家養的烏骨雞,似鴨非鴨的,都保存著濃濃的野味。
這壹帶古屬徽州或徽州邊緣,是徽商首先到達的地方。李白在金華就留下詩名:“聞說金華渡,東連五百灘。他年壹攜手,搖槳入新安(即徽州)。”唐代就從金華想到徽州,壹水相連,以後來往就更頻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