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是如何形成的?
臺風的成因還不確定,但已知它是由熱帶大氣的擾動發展而來的。在熱帶海洋中,海面受到陽光直射,使得海水溫度升高,海水容易蒸發成水蒸氣,在空氣中擴散。因此,熱帶海洋中的空氣溫度高、濕度大,這種空氣因高溫而膨脹,導致密度和重量降低。而赤道附近風力較弱,容易上升,發生對流。與此同時,周圍的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次上升。這個循環最終會使整個空氣柱的溫度更高,質量更低。而空氣從高壓流向低壓,就像水從高壓流向低壓壹樣,周圍壓力較高的空氣會流向低壓,從而形成“風”。夏季由於陽光直射區從赤道向北移動,南半球的東南信風穿過赤道,變成西南季風入侵北半球。當它們遇到北半球的東北信風時,空氣被迫上升,從而增加了對流。由於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兩者相遇時往往會引起波動和渦旋。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相遇引起的輻合和原有的對流繼續,使得已經形成低壓的渦旋繼續加深,即其周圍的空氣加速向渦旋中心流動,流動越快,其風速越大;當近地面最大風速達到或超過每秒17.2米時,我們稱之為臺風。(?來源:天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