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是江漢平原的壹個大縣,歷史上包括今天的洪湖市,近年來改為仙桃市。這壹帶水域多,物產豐富,是魚米之鄉。人們愛吃蒸菜,有“無菜不蒸”的習俗,被稱為蒸菜之鄉。三蒸是指三種蒸菜,有的指蒸魚、蒸肉、蒸雞,有的指蒸魚、蒸肉、蒸丸子,有的指蒸豬肉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子。所謂蒸珍珠丸子,就是把魚和肉剁碎,餵飽,擠成丸子,在加大的篩子裏滾糯米,然後放在籠子裏蒸。煮出來的糯米晶瑩透明,就像珍珠壹樣。糯米不滾不蒸,就叫蒸白丸。綿陽三正至少有600年的歷史。相傳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壹舉拿下了勉陽縣。陳的夫人潘氏(指羅氏)親自下廚,將魚、肉、蓮藕與米粉混合,配以其他佐料,盛於碗中蒸熟,以犒勞農民起義。大家吃了都誇。從此代代相傳,吃蒸菜成了壹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