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關於秦羽的起源,當地有很多有趣的傳說。相傳晉代有個隱士叫秦杲,在這裏修仙煉丹。他經常把丹渣倒進山腳的小溪裏。丹渣壹入水,就變成了小魚。有壹天,秦杲“修道控鯉漲”。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山下的石臺叫做“秦高泰”;水西被命名為“西秦”;小溪裏的小魚被稱為“豎琴魚”。《涇縣古縣誌》中也有許多關於秦觀魚的記載。
特色:秦魚幹是壹種不可多得的魚幹,是涇縣特有的名優特產。這種魚幹壹般不用於食用,多用於泡水而非泡茶,故稱“秦魚茶”。秦魚體長不超過壹寸,長髯,重唇四腮,口闊奇,龍頭鷺目,極其鮮美。飲用時,將魚幹放入杯中,倒入開水,魚幹上下遊動,栩栩如生,像壹條活魚在杯中跳躍;入口香醇,沁人心脾;喝完茶湯,再吃口中的秦魚。鮮香鹹甜,風味獨特。
功效:具有排毒養生的作用。
技術:每年清明節前後,是捉秦羽的旺季。在西秦,當地漁民用竹籃和籃子捕魚。將捕獲的甲魚放入鹽開水中,然後加入茴香、茶葉、糖等調味品煮熟,再用炭火烘幹,得到成品幹甲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