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有壹道以貓為原料的名菜。是什麽菜,有什麽來歷?
“龍虎鬥”又名“三蛇燉豹貍”、“龍虎燉”、“菊花龍虎鳳”,是廣東傳統名菜。用蛇做菜在廣東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那裏曾有“秋風起,唯其肥,是時候滋補了”的諺語,在古代曾作為宮廷美味。“龍虎鬥”的傳說始於清朝同治年間,壹個名叫江孔殷的人出生在廣東韶關,在北京做官。回到家鄉後,經常學習烹飪,想創造新的名菜。有壹年,他七十大壽,為了端出壹道新的名菜讓親朋好友品嘗,他嘗試用蛇和貓來做菜。蛇是龍,貓是虎,壹見面就打,所以取名“龍虎鬥”。親戚朋友品嘗後都覺得不錯,但覺得貓肉的鮮味不夠,建議加雞肉做菜。姜按照大家的意見,在這道菜裏加了雞肉,味道更好,這道菜壹舉成名。後來改名為“三蛇燉黑豹”、“龍虎鳳燉”,但人們還是習慣稱之為“龍虎鬥”。這道菜在嶺南地區流傳甚廣,已成為享譽世界的粵菜館的主打特色菜。中外客人來廣州,壹定要嘗嘗這道菜,不然會說:“此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