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廟是包拯墓地的主要古建築群。明弘治元年(1488),瀘州知府宋堅在此建包公書院,後改名包公寺。這片高地又有了“香花墩”的綽號。包公廟是為紀念宋龍圖閣的直學士、禮部侍郎和開封府尹包文政而建的。
包公分為主展區、園林景區和功能服務區。主展區內有大門、二門、照壁、碑亭、二殿、正殿、東西附殿。以文物、史書、銅像、蠟像、模型、拓片、碑文、畫像等形式。本文全面詳細地介紹了包公的生平,展示了包公的清廉執政。榮源景區假山起伏,瀑布飛瀑,玉橋臥波,錦鯉戲水,石雕精美,四季常青,月月花香,處處優雅宜人。
景點歷史
據史料記載,開封府包公廟始建於金元時期,歷經明清兩代修繕,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由於黃河泛濫,屢毀屢建。
1984年,開封在包公湖上重建了包公廟。
2003年,包公寺被國家旅遊局正式評為第壹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