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陽戲起源於清朝中葉,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屬於北路陽戲。唱法的特點是“金線吊葫蘆”的唱法,即演唱時真假聲結合,歌詞裏是真聲,拖腔拖調裏是假聲。
2011年5月23日,張家界陽西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為ⅳ-157。
只有了解了陽戲這壹非物質遺產,才能知道戲劇的魅力。
張家界陽戲是中國戲曲與土家族文化融合的產物。以反映家庭倫理道德的“三小戲”為主,故事情節完整。是中國優秀民族文化寶庫中的壹顆璀璨明珠。
以上內容參考張家界人民政府-經典陽西展演周,文化盛宴過把癮。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張家界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