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如何養殖鰻魚

如何養殖鰻魚

鰻鱺是指屬於鰻鱺分類的物種的總稱。這是壹種看起來像長蛇的魚。它具有魚類的基本特征,具有類似於三文魚的洄遊特征。但是怎麽養鰻魚呢?以下是我所做的,希望對妳有用。

鰻魚養殖

1.育種設施

(1)養鰻池規格

養鰻池可分為壹級池、二級池、三級池和成鰻池。養鰻場這些池塘的比例分別為2: 8: 15: 75,即水面50畝的養鰻場,壹級池塘1畝,二級池塘4畝,三級池塘7.5畝,成鰻池塘37.5畝。這些池的用途和規格如下。

初級池:用於鰻魚苗的投餵訓練,將鰻魚苗養至0.2克左右..面積50-60m2,池深0.8-1.0m,水深0.5-0.6m..

二次池:飼養體重0.2-2g的鰻魚種。面積200-400平方米,池深1.2-1.5m,水深0.8-1.0m..

三級池:飼養體重2-20克的鰻魚種。面積400-800平米,池深1.4-1.5m,水深1.0-1。2米。

成鰻池:將體重20克左右的鰻種培育成150-200克的食用鰻。面積800-1200m2,池深1.5-1.6m,水深1.0-1.2m..

(2)養鰻池的形狀和結構

各級鰻池的形狀應為圓形或方形,切去四個角。根據鰻魚易逃、難捕、水質要求高的特點,必須具備防逃、易捕、便於註水排水的功能。池塘的墻是用石頭和磚漿砌成的,混凝土是現澆的。

且池壁四周垂直光滑,高0.8-1.6m,壁頂用蓋板壓住,伸入池內5-10cm,堤面高出水面0.3-0.5m。池底有鍋底和平底兩種,要求堅硬不透水。底部鋪20 cm厚石渣,耙平壓實,然後鋪5 cm厚黃砂封縫。還應使用水泥砂漿擦拭壹級池塘的底部以收集幼苗。鍋底位於池底中心的最低點,平而低的池底向排水口傾斜,進水口與排水口相互交叉。註水口設置在池壁頂部,高出池塘最高水位20-30厘米,伸入池塘約30厘米;排水口與註水口相對設置,周邊有三個閘門;第壹道網門起防逃作用,采用不銹鋼網或聚乙烯絲網。其網目尺寸為鰻苗池1-1.5 mm,鰻苗池1.5-2 mm,成鰻池2-4 mm。第二道閘門或黑箱底部懸空,底部汙水被壓出。第三板閘起溢流作用,保持鰻池水位恒定。

養鰻池塘對水質要求很高,不僅要求每個池塘的註水和排水系統分開,而且整個養鰻場的註水和排水的水源也必須嚴格分開。否則會因鰻魚糞便和大量微囊藻死亡而造成自身汙染,導致鰻魚嚴重死亡。

(3)食品棚

鰻魚喜歡在黑暗中覓食,所以應在太陽背風處的水池旁設置食物棚(包括食物臺、食物場和遮蔭棚)。餐桌是90嗎?45?壹個20厘米的長方形框架,框架底部有壹個網眼大小可以讓鰻種自由通過的尼龍網;投餌場位於投餌臺下方的水底,上面鋪石渣或螺螄殼,要求堅實平整;在餐桌上方搭壹個遮陽棚。

2.鰻魚養殖

(1)鰻魚品種培育

鰻種養殖是將體重0.1-0.2的白鰻飼養到體重10-20g的小鰻的過程。第二年可將大部分鰻種培育成食用鰻(150-200g/尾)。鰻魚苗的養殖壹般分為三個層次。各級鰻池的放養規格和密度如下:初級池每平方米0.1-0.2g鰻苗0.2-0.3kg;在二級池中放入每平方米0.3-65438±0公斤的鰻魚苗0.3-2克;每平方米三級池放養2-20克鰻種和0.5-2公斤鰻種。

鰻魚苗的選擇:優質的鰻魚苗要求頭寬、鼻鈍、規格整齊;遊泳活潑,身體無創傷,體色鮮艷潔白;皮膚豐富,身體強壯,沒有病原體寄生。規格是每公斤6000尾左右。

鰻魚苗放養:放養時間為3-4月,水溫在20℃以上時較為適宜。在釋放幼苗之前,妳應該先

養殖池和鰻魚苗用藥物消毒。養殖池的消毒方法與家庭魚苗池相同。鰻魚苗的消毒方法可參考表7-2。放養密度按壹級池要求進行。

投餌訓練:投餌訓練是養鰻魚的關鍵技術,大概需要壹個月的訓練時間。鰻魚苗入池後的第壹周,要盡量使鰻魚苗由分散投餵變為集中投餵。壹般從傍晚開始,以蠶為餌,將洗凈的蠶撒在食桌上,每天餵食4-5次,每天的餵食量占鰻苗總重量的20-40%。同時在食臺上方掛了壹盞15W的電燈,引導鰻魚苗圍著食臺,專心投餵。也可以白天在食臺上方搭壹個雨棚,營造壹個黑暗的環境,也誘導鰻魚苗來吃。壹周後,如果大部分鰻鱺魚苗被引至食臺投餵,說明集中投餵訓練已經成功。然後逐漸推遲餵食時間,最後完全改成白天。從第二周開始,逐漸減少蠶的投餵量,增加蚌肉、豬脾或鮮魚等新鮮飼料的肉末,每日四次投餵,每日投餵量占鰻魚苗總重量的10-15%。15天後,蚯蚓或肉末逐漸與配合飼料混合,配合飼料的比例逐漸增加。1個月後,所有鰻鱺魚苗均可投餵配合飼料,每日投餵量占鰻鱺魚苗總重量的5-8%。配合飼料要用水充分揉搓,有條件的要加適量的油。混合後立即餵飼料,防止?-澱粉開裂,影響附著力。

分級投餵:在投餵中,由於個體間競爭能力不同,個體大小差異很大,所以每隔20-30天就要將不同規格的鰻魚苗分開,分開前壹天不能進食。因為鱔魚還小,前幾次分養可以用密眼在桌下撈,先上桌的壯苗先分;以後隨著個體逐漸長大,可以用廣東魚網或不同目數的無結網進行分選。整理後用呋喃唑酮洗澡,可以按等級培養。各級種池的放養規格和密度如上所述。鰻鱺單獨飼養後配合飼料的日劑量為魚總重量的3-5%。鰻魚苗在11中下旬飼養時,大部分能長到20g左右,可作為鰻魚種投放成鰻池。

水質調控:養養管理好養鰻池水質是養鰻高產的可靠保證。主要措施有:①培養微囊藻,增加水中溶解氧。因為鰻鱺池塘水中溶解氧的來源主要依靠藍藻中的微囊通過光合作用,當池塘水

當池塘中微囊藻數量少,透明度過高時,應從附近池塘中撈出微囊藻種,放入鰻池中,施硫酸銨,用量為每畝1.0-1.5公斤,連續2-3天,使其快速繁殖生長。②掌握水的顏色。池水要保持濃濃的綠鈀,透明度在25 cm左右。當水色由濃綠色變為淡綠色或淡黃色,或透明度大於25cm時,應及時追施硫酸銨,每畝0.5-1kg,連用2天。當微囊藻過多,水體顏色過濃,透明度小於15cm時,應註入新水,使透明度增加到25cm左右。(3)及時防治病蟲害。浮遊動物是微囊藻的敵人,尤其是輪蟲。為了限制輪蟲的繁殖,鰻魚塘可以養壹定數量的鱅魚,壹般每畝可以養10-20條二齡鱅魚。如果浮遊動物仍然繁殖過快,可以噴灑水晶敵百蟲使池水歸零。5-1ppm濃度。(4)及時開始註水。為改善鰻池水質,應安裝水車增氧機進行增氧,啟動時間可參考國內養魚部分。同時每天要換1/10-1/7的水。換水時,應將池水中殘留的餌料和糞便排出池外。

(2)成鰻養殖

成鰻養殖是將體重20克以上的鰻種發展成體重150-200克的商品鰻的生產過程。目前,我國池塘成鰻養殖有專業化養殖和混合養殖兩種形式。

池塘特色養殖:就是在池塘裏高密度養鰻魚,露天池塘平均畝產1000斤以上。

投餵鰻鱺種:投餵鰻鱺種前,應將鰻鱺池和鰻鱺種用藥物消毒後,再放入鰻鱺池投餵。放養時間壹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此時水溫在65438±03℃以上。放養密度根據產量指標、鰻池條件、鰻種規格和養殖技術確定。壹般畝產1000公斤以上的放養量為鰻魚種20克左右,畝產150-200公斤;規格50克左右,畝產300-400公斤。半流動池的放養密度每平方米可容納3-5公斤重約20克的鰻種,設備完善的流動池每平方米可容納10-15公斤。

飼養管理:飼養管理主要包括投餵飼料、輪捕輪放、水質管理、魚病防治等。

養鰻魚的飼料有兩種:鮮飼料和配合飼料。餵養方式采用“四固定”原則。每天早上9-10投餵壹次,每天投餵量為25℃,配合飼料占黃鱔總重量的2-5%,鮮飼料占10-15%。初春或深秋水溫低時,或水溫超過30℃時,可酌情減少每日投餵量。壹般要求在20分鐘內完成餵食。鰻魚料要輕輕攪拌均勻。請參考表7-3了解水與油的混合量。攪拌後立即餵食。

在投餵過程中,個體生長速度差異很大,需要分階段放養和分割鰻魚。

釣大魚養小魚、釣大魚補小魚等措施。壹般每隔壹個月左右對同池鰻魚進行壹次分級疏養,使同池鰻魚規格整齊,密度合理。3月底放流的部分鰻種,6月初已經達到市場規格,可以第壹次捕撈;6月份以後,水溫升高,鰻魚想旺盛,長得快。7月下旬可以進行第二次捕撈,捕撈結束後馬上補充鰻魚種。9月初,其中相當壹部分達到第三次捕撈的上市規格;6月中旬165438+10月進行池塘捕撈,不符合市場規格的鰻種留到第二年春季捕撈。分級間苗前1-2天停止投餵,更換池水,並暫停原池,排空胃內食物,再用光滑的魚篩分選鱔魚。操作時要小心謹慎,防止傷害到魚。

水質管理棗樹的水質管理措施可以參考育苗階段的做法。

池塘混養大棗在養四大家魚的魚塘裏混養鱔魚有兩種方式:不餵鱔魚飼料和餵鱔魚飼料。前者配備50-100條鰻種,每畝15-20g。鰻魚以野生魚蝦、底棲動物和魚塘飼料下腳料為食,年底可捕撈10-15kg重150-200g的食用鰻魚。後者為高密度混養,每畝1.5-20g鰻種,每天投餵壹次1,000-2,000條鰻,投餵量為鰻總重量的1-2%。鰻魚還可以吃池塘裏的野生魚蝦和底棲生物。年底可捕撈150-300公斤食用鰻魚。這兩種混養方式已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廣泛推廣,顯著提高了魚塘的經濟效益。

重視高溫季節的水質管理

?水?是鰻魚產業的命脈,水質管理是高溫季節水產養殖的重中之重。

1.人工降溫法。降低水溫,不靠譜?空調?,不需要?電風扇?降低水溫的目的也可以通過人造土壤的方法來達到。方法是:1在精養池上方覆蓋壹層黑色遮光布,使遮光布既能通風,又能阻擋陽光直射,增加水面涼爽,可降低水溫約1℃~2℃。2.提前排汙水,換水。正常情況下早上8點排汙換水,高溫季節可以提前到早上6點,因為晚上水體相對比白天涼爽。水溫低時,排汙換水,也能達到降低水溫的目的。3提高水位。高溫季節,無論是土池還是精養池,水位都會提升到最高邊界。水位高,水空間大,升溫慢也是降溫的好方法。4.增加交換的水量。中午溫度最高時,利用機井或深井向池中加入壹些冷水,也能明顯達到降溫效果。

2.洪水排除法。高溫季節也是暴雨多發的季節,鰻魚養殖場也經常因為洪水入池而導致。

鰻鱺中毒,蟲害,爛鰓等多種疾病,如何避免洪水入池:1遇大雨,采取不投餵,不排汙,不換水,少投餵壹餐比冒險使用洪水好。泳池有少量洪水怎麽辦?壹旦水池出現壹點點洪水,用高錳酸鉀1.5ppm調節水質,或者用生石灰15-20ppm改善水質,或者用凈水寶3ppm凈化水質。3調整改變排汙換水時間,錯開與洪水直接接觸的機會。在洪水期,有時可以提前排汙換水,有時也可以推遲排汙換水,不受常規限制,盡量避免洪水入池。4大量洪水入池怎麽辦?壹旦池內出現大量洪水,應先停止投餵,再用海中寶等水質改良劑進行凈化,最後用2 ppm+高錳酸鉀+2#殺蟲劑進行防蟲、殺菌、消毒。

鰻魚食譜

蔥燒黃鱔

材料:鰻魚1洋蔥8。

調味品

材料A: 65438+米酒和澱粉各0湯匙。

3湯匙醬油

材料B:米酒1湯匙醬油2湯匙。

65438+糖和醋各0/2湯匙。

壹點辣椒1。將鱔魚洗凈,用溫水燙壹下,撈出,切去頭尾,剖開魚腹,大骨頭對半切開,切成小塊,放入碗中,用材料A腌制20分鐘;洋蔥洗凈,切成段備用。。

2.鍋內熱2湯匙油,放入鱔魚,煎至兩面金黃,盛出。

3.鍋內剩油燒熱,爆香蔥,放入炸好的鱔魚,加入材料B和2杯水,大火燒開後改小火至鱔魚入味,再轉大火至湯汁幹透。

XO醬脆皮鰻魚

材料:鰻魚300克,蛋黃1,面粉5克,蘆筍200克,青椒適量,紅辣椒適量,蒜末30克,白粉5克,水10㏄1/2小勺鹽,糖65438。

制作:

⑴將鱔魚去骨,切成8厘米的片,每片順紋切成3片。與材料⑴和調料⑴拌勻,腌制約10分鐘。

⑵切掉蘆筍的粗纖維,切成段。青紅椒去籽切粗絲,然後所有材料用開水煮熟。

(4)用120℃的油溫將鱔魚段炸至金黃色,撈出瀝幹油備用。

(5)用油鍋炒蒜末,然後放入青椒絲、紅椒絲、蘆筍絲,放入鱔魚和調料(2)炒勻,再用白粉水勾芡(5),裝盤。

鱷梨鰻魚五彩卷(鰻魚5分鐘創意料理)

原材料:

烤鰻壹條(300克),牛油果壹個,紅蟹籽適量,牛蒡半個,胡蘿蔔半個,山藥半個,豌豆苗壹個。

練習:

1.先將日式浦烤鰻自然解凍,將鰻身切成3 ~ 4厘米的段備用。

2、牛油果去皮切成小丁,也可以攪拌成泥。

3.牛蒡和山藥去皮,切成比鰻魚長的細條。在鹽水中浸泡壹會兒,

4.胡蘿蔔和豌豆苗也切成同樣長度的細條。

5、鍋中水燒開,放入胡蘿蔔、牛蒡絲燙30秒取出。

6.分別取壹些細絲,擺放整齊,用鱔魚片卷起來。

7.最後用日本黃腌制蘿蔔,切成細條紮緊。用鱷梨和紅蟹籽裝飾。

與鰻魚養殖相關的文章:

1.如何儲備鰻魚苗

2.如何收集和訓練鰻魚苗

3.鰻魚的營養價值。鰻魚魚的做法

4.海鰻的營養價值、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