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勸順治皇帝出家的杭森大師是個什麽樣的人?好人還是壞人?

勸順治皇帝出家的杭森大師是個什麽樣的人?好人還是壞人?

杭森是好人還是壞人,不能壹概而論。基本情況如下:

興森(1614 ~ 1677),清初高僧,徽州博羅人,慈翁出身,俗姓李,明末刑部侍郎李少爵之子。少年時任中外大使,隨父赴京,雍容入國學。後隨道教第壹禪師羅出家,後赴浙江雲門寺學橋源信,並赴湖州弘基拜謁於林同大師,成為派(禪宗五大門派之壹)傳人。清順治十七年(1660),杭森被告知隨老師入宮,為順治皇帝出家。順治去世不久,杭森火化了順治皇帝的遺體。康熙十六年(1677),邢森以64歲的高齡遷居杭州華嚴寺。

從上面可以看出,杭森是明末刑部侍郎李少爵之子,清初是反清復明的活躍階段,而杭森是在阿明官方之後,所以出於政治目的或佛教原因勸順治出家,有好有壞,不能壹概而論。

順治十七年(1660),董妃在成幹宮病逝,痛苦不堪,政治上的苦悶也困擾著他。這時只有佛教讓他有了可以信賴的東西,於是萌發了再次出家的念頭。九月和十月之交,福臨下定決心出家,由苕溪森剃度為光頭天子。10月15日,苕溪森老師玉林通宇禪師帶著壹封信抵達北京。他聽說徒弟剃了皇帝的頭發,勃然大怒,立刻命令大家堆好柴火,準備燒苕溪森。所以他勸福臨說:“若用天下之法,皇帝應常坐寶座,可安定聖母之心,使百姓安居樂業;按照生法,皇帝也應該是永遠的君主和皇帝,可以對外護持修行佛法的人,住在所有強大菩薩的住所裏。”福臨聽從了他的建議,允許留頭發,並暫時放棄了出家的念頭。嚴希森也被免於燒死,當月離開北京南下。雖然福臨不再是壹個和尚,但他的心已經完全被佛教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