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北大論壇上壹個署名“火冰可兒”“北大,妳是我上輩子最深最美的痛”的帖子炸開了鍋。
在文章中,她用“年輕、性感、美麗”等詞匯來形容自己。
還提到了我當時的復旦男友。
我認為他是“壹個我曾經相信是世界上唯壹能配得上我的人。”
言語中透露著無比的自信和野性。
不僅如此,芙蓉姐姐還在水木清華、北大未名和MOP網站上發布了許多自己的迷人照片,在照片中擺出妖嬈的姿勢。
各種辣眼睛的蠻橫行為讓她壹夜成名,全網炸開了鍋!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提到芙蓉姐姐,言語中充滿了嘲諷和謾罵。
有人說她不要臉,沒有下限。有人認為她是精神病,所以拍了這麽扭曲的照片。
這種聲音從她第壹次出現在公眾視野就壹直伴隨著她。
雖然是黑紅,但不影響芙蓉姐姐成為中國新互聯網時代的“網絡名人鼻祖”。
轉眼17年過去了。在那個網絡名人遍地的年代,關於芙蓉姐姐的新聞並不多。那麽在經歷了人氣爆炸之後,她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65438到0977年,芙蓉姐姐出生在陜西武功縣壹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她的原名是史恒俠。她的父母給她起了這個相當男性化的名字,希望她長大後成為壹個勇敢堅強的人。
19歲的她,在談到自己的夢想時說:“以後要麽考清華,要麽考北大。”
因為高考失利,她忍痛走進了陜西理工大學的大門。看著眼前完全陌生的環境,她差點在校園裏掉眼淚。
芙蓉姐姐成名前。
於是她開始了自己的第壹次“命運改變”。
大壹學期結束後,史恒俠正式申請休學,理由是她要重新參加高考。
是1997。迎著西北的和風,史恒俠回到了家鄉,正式開始復讀。
然而就在高考前,她不幸遭遇了壹場嚴重的車禍,左手左腿粉碎性骨折。
她帶著傷參加了考試,還沒考完就被送進了醫院。
史恒俠被突如其來的事故弄得措手不及。當時她根本不在乎傷勢,壹心只想上考場。經過絕食抗議,醫院終於同意了她的出院請求。
高考那天,史恒俠被醫院的護士用擔架擡到考場,成為唯壹壹個躺著進考場的人。當地媒體記錄了這壹神聖而莊嚴的時刻,並稱之為“史上最勵誌的候選人”。
這是史恒俠壹生中第壹個著名的時刻,盡管其中有壹種悲慘和無助的感覺。
史恒俠仍然沒能在二戰高考中獲得理想的結局。因為傷勢嚴重,她在第壹次考試後就退出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鬥。
她可以高傲,可以不屈,但她始終認為陜西理工大學配不上自己。
她心中百般不甘,對自己說:
“我肯定會成功的。現在還不是時候。蛹還沒變成蝴蝶呢!”
於是,在學校裏,她經常開夜車,默默復習,希望有壹天,能實現自己多年的夢想。
但是我嘗試了很多次,都以失敗告終。
於是,驕傲又憤懣的她開始通過在清華和北大的論壇上發表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這篇文章裏,整篇文章都是自我陶醉和不服輸的表現,讓大家好奇。這個說“北大,等著我,我壹定要讓妳以我為榮”的人是誰?
就在大家最好奇的時候,她在網上公布了自己的照片。
壹組“S”字形的照片,加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文字,讓“芙蓉姐姐”在網絡上橫空出世。
之後,她在網上發布的每張圖片都是這樣的“標配”:
自信迷人的笑容,再加上強行的“S型”曲線。
與當時普遍保守的人們形成鮮明對比。
於是,有了這樣壹種“扮醜”的方式,芙蓉姐姐生氣了。
在成千上萬網友的驚嘆、嘲諷和挖苦中,她迅速積累了人氣。
芙蓉姐姐自己也是豁出去了:北大夢碎了,但名人夢才剛剛開始。
她開始在商演四處遊走賺錢。而且每次上臺都擺出自己的招牌動作。
但她能忍受辱罵和挖苦,不代表她身邊的人也能。
2005年,歌手王蓉發了壹首歌叫《芙蓉嫂子》。
歌詞很刻薄,對芙蓉姐姐和她當時的男朋友極盡諷刺。
這首歌的說唱部分是真正的人身攻擊:
也有業內人士這樣評價《芙蓉姐姐》這首歌:
後來芙蓉姐夫出軌,和芙蓉姐姐分手了。
芙蓉姐姐不得不壹邊照顧兒子壹邊工作。
孩子的到來還是不壹樣的。
芙蓉姐姐想,如果孩子長大了,知道自己有壹個搓熱無底線的媽媽,會怎麽對待她?
她突然停止了猜測,靜下心來提升自己。
瘋狂減肥,瑜伽健身…
依靠過去積累的人脈,史恒俠慢慢將觸角伸向商界。她開了壹家文化傳媒公司,建立了壹個心理咨詢網站...不時有為災區和疫區捐款的消息傳出。
她逐漸從舞臺移到後臺。她不再貪戀所謂的“刺激”,開始追求和尋找更廣闊更長遠的人生道路。
2009年,芙蓉姐姐收到北大的邀請去演講,引來無數網友驚嘆。
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麽神奇。誰能想到7年後她會以這種方式來到北大?
芙蓉姐姐在致辭中說:
“讓和我壹樣有才華有夢想的人,沒有背景沒有背景的人,不再懼怕世俗的指指點點,做任何事都是對與錯,勇敢的和實力和命運抗爭,開辟自己的成功之路。”
就是在這個時候,網友們才發現芙蓉姐姐已經是“身價過億的女企業家”了。
在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成就後,芙蓉姐姐開始看壹個不壹樣的世界。
除了涉足商界,她還做起了慈善事業。
2008年汶川地震後,她立即捐了壹筆錢,幫助災區災後重建。
此外,她還在自己的網站上建立了壹個模板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就是這樣壹個勵誌又充滿正能量的她,也贏得了人生中壹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回顧鳳姐和芙蓉姐姐十幾年,變化真是天翻地覆,讓人不得不感嘆。
現在要去看芙蓉姐姐的微博。
她還是經常拍壹些活動,但私生活中的畫風已經不再是“辣眼睛”了。
安迪·沃霍爾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有15分鐘的成名時間。
互聯網時代,火災並不稀奇,但火災之後的生活該何去何從,卻沒有明確的答案。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網絡名人》工作了十幾年,44歲的芙蓉姐姐又變回了從前的“史恒俠”。
風景已不在,但也有歲月靜好的壹面,這才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