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剛進廣東時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的飲食習慣。廣州作為粵菜的發源地,可能對“鮮味”有更獨特的理解。他們的早晨是由壹碗竹筒面正式開啟的。朱升面條是地道的粵菜。雖然看起來很普通,但是不用土魚,烏魚子,豬骨熬湯三個小時。廚師再好,也做不出正宗的廣式竹筒面。只是壹頓普通的早餐。可見,好吃這個詞幾乎成了粵菜的代表,也影響了粵菜婚宴菜單的變化。在傳統社會,壹桌豐盛的粵菜要包括八冷八熱,海鮮的比例要超過60%,幾乎涵蓋了市面上常見的海鮮品類,龍蝦就是其中之壹。
其次,在粵菜店裏,龍蝦宴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壹套面。八冷八熱,再加上壹只3斤重的大龍蝦,差點被冰塊打死壹夜,和剛打死的壹樣好吃。但由於冰塊、姜蒜汁的滲入,催生了更極致的口感。最重要的是,經過這種處理,龍蝦的肉質更接近,吃起來更安全。
再次,除了龍蝦宴,吃豬也是廣東人喜愛的飲食習慣。豬肉又扁又厚,最適合燉煮,而粵菜喜歡用另壹種方式詮釋豬肉的美味:烤!將壹只50-80斤的乳豬宰殺幹凈,用鹽、花椒粉、白糖反復揉搓,直到味道很好,最後倒上壹瓶米酒,腌制4個小時再烤。可以用碳烤,也可以把豬埋在地裏,蓋上土,用火煨。2個小時後,香噴噴的辣椒就來找妳了。
最後,經過百年的傳承和變遷,傳統海鮮不再占據主導地位,新人們更加註重廣式婚宴的菜單是否齊全,是否符合當今的健康習慣。“好品味”的時代終於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