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姚澤生、西單商場經理永盛元出資5000元,支持北京“八大樓”之壹的新豐樓酒樓,開辦豐澤園酒樓。後來在豐澤園餐廳的基礎上,擴建成了現在的豐澤園餐廳,壹座具有國際水準的三星級酒店。
開業前,姚澤生召集股東們商量在中南海古園林建築豐澤園開業。大家壹致同意借用“豐澤園”這個好名字作為餐廳的名字,並請李奇題寫牌匾。取“豐澤”二字,象征菜肴的豐腴和潤澤。同時,“澤”與大股東姚澤生的“澤”相同,也含有姚澤生為大股東的意思,預示著富貴。
1930農歷八月中秋,豐澤園餐廳正式開業。
擴展數據
1952,中國由國家出資,豐澤園為公私合營。這是北京第壹家合資餐館。同時,豐澤園餐廳以其著名的魯菜和優質的服務,不僅成為名人聚餐的場所,也是中國黨和國家舉行宴會活動的重要場所。
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同誌在豐澤園宴請了客人。毛澤東總統在家裏接待貴賓,並經常邀請豐澤園的主人做飯。“文革”開始後,造反派首先在豐澤園開了壹刀。
作為“四老”,他們把李奇題寫的“豐澤園酒樓”的牌匾砸了,扔進了垃圾堆;燒記錄魯菜風味的資料檔案和菜譜;甚至許多珍貴的銀器、瓷器和硬木家具也被打碎和毀壞...最後,豐澤園飯店被改成了“大眾化飯店”,強迫大批名廚烤餅、蒸饅頭、搟面,在街上叫賣。
這種情況壹直持續到1970,萬裏同誌恢復工作。1972年4月,老四合院全面翻新,新樓落成,名廚各就各位,豐澤園餐廳再次正式開業。但是,我不敢恢復“豐澤園”的原名,而是把“大眾餐廳”改成了“馮春餐廳”。
豐澤園老字號的恢復,也多虧了時任中國外交部長的姬鵬飛同誌。最後,在姬鵬飛同誌的幹預下,上級要求立即摘掉“馮春酒家”的牌子,掛上“豐澤園酒家”老字號的牌匾。
百度百科-豐澤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