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關中的面像腰帶。

關中的面像腰帶。

關中人的主食是面條。幾千年的吃面條歷史,讓關中面食百花齊放,面食品種多達幾十種,面條在關中手裏成了軟指手工藝品。關中面做工精細,味道清新,花樣繁多,絕對超乎妳的想象。

在關中面條的眾多花樣中,最讓外地人驚嘆的是壹根面條可以裝滿壹個大海碗(大碗)。那種景象、氣勢、重量,讓初次見面的人無不驚嘆。

關中人吃面吃碗很多,也是自然環境造成的。中國人壹直很窮。關中有句古話“家有余糧,萬事不慌”。農民只是想通過努力獲得更多的糧食,但他們壹直很勤奮,產量很低。為了吃飽,農民在所有的土地上都種糧食,專門用來種菜的土地很少。以前關中每個院子都開半床菜,品種只有青菜、蔥、蒜苗、韭菜、蘿蔔、白菜等蔬菜。面條放進鍋裏,我就去菜地裏拔幾窩菜和韭菜,洗成面條。做了壹大鍋面湯,沒有其他菜。吃面條的時候,拔幾根蔥和蒜苗,切碎放在長長的鐵勺子裏翻炒幾下。吃飯的時候,大家都會拿壹根筷子當菜。除了“坐在桌前”(餐桌飯),人們通常只吃這種簡單的面食。

關中農民在黃土地上種糧食,辛苦,消耗大。為了節約糧食,他們壹天只吃兩頓飯。關中的傳統是男人下地幹活,回來不做家務。男人下班回家,放下農具,端茶遞煙,去村裏的“男人俱樂部”放松,輸了黨,下了棋。家裏飯做好了,孩子媳婦就拿來吃,吃完了就猜夠不夠。順便把菜帶回家。少吃點油水,就會多吃點。如果總想壹次吃飽飯,這碗飯就會越來越大,最後變成壯觀的海碗。碗裏的面自然要卷得粗,切得寬,辣椒裏的醋要酸,吃壹碗能讓妳餓壹天。但是,碗再大,形狀也不會變。有人說,關中碗盆分不開才怪。我送給他壹句朋友的口頭禪:這人是瘸子(瞎子)!

陜西著名的biangbiang面可以在康熙字典中找到。這首古詞有56筆,專門為它編的童謠已經傳唱了兩千年。關中當地有句話:“把聽話媳婦揉的臉敲下來。”關中勤快的媳婦總是信誓旦旦(下了很大功夫)把面揉好,到了家,搟出來的面又厚又軟,有嚼勁。

壹根面條兩寸寬三尺長,足足裝了壹大碗。吃了之後,妳會充滿無比的自豪感。絕對可以先去北山打狼,再去南山捉猴。即使壹整天走到天黑也不會覺得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