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19 20:21:20晉陽網-羊城晚報網絡報
在抗擊非典的戰場上,廣大醫務工作者高舉白求恩精神的旗幟,無私無畏,沖鋒在前,用生命譜寫了救死扶傷的壯麗篇章。
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長葉欣在玉蘭花盛開的時候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她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戰鬥中犧牲了。臨死前,她留下了壹句刻骨銘心的話:這裏很危險,讓我來吧。
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病人,是無數醫務工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正是有了大批白衣戰士的頑強拼搏,非典型肺炎的蔓延才得以遏制。人們可以享受平靜的生活。
——人民日報4月18日回顧:人民健康重於泰山。
“凡治病者,必無欲無求,誓救精神之苦。不要瞻前顧後,顧慮好與壞,保護好自己的生命。日夜,寒暑,饑渴,疲勞,獻身救人。”
唐代名醫孫思邈將《大醫精誠》這本書列在中醫巨著《備急用,救千金》之首,主張醫生必須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在道德上做到“專精”、“誠”,做壹個德才兼備的“大醫”。
本文《大醫生誠意》是廣東省中醫院二沙急診科護士長葉欣在1974考入該院“健康培訓隊”的第壹堂課。
葉欣在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擔任護士長已有23年。無論是對跳樓的垂危農民工進行現場急救,還是帶頭護理艾滋病吸毒人員,還是冒著生命危險搶救非典型肺炎患者,她都沒有“瞻前顧後,憂喜參半”。她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中國大醫的“誠意”。2003年3月24日淩晨,因搶救非典病人不幸感染的葉欣去世,享年46歲。
幾天來,記者走訪了葉欣的家人、朋友、同事、病人和主治醫生(負責她的臨終搶救工作),追尋白衣天使的不朽精神。
每天給大家送藥送湯。
壹定要親自監督大家用開水服預防藥,連清潔工也不例外。
自2月以來,省中醫院二沙分院壹直在接收非典型肺炎病例。結果,之前在大德路總醫院就有壹線醫護人員被感染生病,葉欣的護士特別小心。
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時回到科室,為大家準備好預防藥物,分發給每壹位醫生、護士、護工,甚至清潔工。有些預防藥物有很強的副作用,所以葉欣必須親自監督每個人用開水送服。
進病房前,葉欣反復強調各種預防措施:更換工作服、鞋襪;戴口罩、帽子和眼罩;進入隔離病房前應更換隔離衣;離開隔離病房時要洗手漱口。
抗擊非典那天,她每天只睡幾個小時,但睡覺前仍不忘煮壹鍋老火湯,有時是西洋參,有時是冬蟲夏草。她會在第二天拿回醫院給同事喝,提高抵抗力。
永遠把危險留給自己
面對危重的傳染病人,她身先士卒,有時甚至閉門搶救,不讓太多人介入。
沒有人能確定葉是在什麽時候、什麽時候感染上非典型肺炎的。每次疑似或確診患者送到科裏,都是她和急診科主任帶頭,承擔繁重的醫護工作,有時甚至關起門來搶救,不讓太多同事介入。
“我已經查過病人的體溫,聽過肺部,吸過痰。不要進去,盡量減少感染的機會。”在面對非典的日子裏,這些話讓很多年輕護士哭了。
"葉胡昶可能是在2月24日被感染的."護士肖蓉回憶,當晚,壹位40多歲的急性腸梗阻患者,急診手術後發現並發高熱、肺部陰影等非典型肺炎癥狀,於是被送到急診科觀察,不久出現呼吸衰竭。葉胡昶沖到第壹線,配合醫生插管,戴上呼吸機。當時患者有很多分泌物,可能是搶救時噴到護士長身上的...
"可能是陳驍生病後,胡燁在打掃衛生時被感染了."小余護士清楚地記得,2月底科裏出現首例護士感染病例後,葉主任壹直苦苦思索,不知道哪個環節做得不夠,給了病毒可乘之機。她親自消毒每壹部電話,清洗每壹個門把手,檢查消毒工作服,換工作鞋的地方,鞋墊的位置。蕭瑜認為,葉胡昶在消毒時接觸了那麽多可疑的毒物,可能就是在那個時候被感染的。
“可能是3月1日上午,我們4名醫護人員在搶救完病人後病倒了。”同樣病倒的急診科主任張忠德也忘不了當時的搶救情況:三天後的3月4日,12、6: 00、10,急診科葉科長、張主任、蔣醫生分別因發熱被隔離,麻醉師也於當天發病。
3月1日上午8點,急診科正在交接班。壹位87歲的非典疑似病人的家屬沖進醫生辦公室:病人快死了!胡燁主任等人趕到病人病床前:病人面色、嘴唇發紫,呼吸微弱,規律的心電圖變形為混亂的波形...大家立即將病房內的其他三名患者及家屬全部疏散,然後緊急進行胸外按摩、人工呼吸、心臟休克、靜脈通路、反復註射急救和強心劑、插管呼吸機...
上午9時,患者經搶救無效死亡。這是壹個高度危險的病人。大家都知道搶救要穿隔離衣,但在搶救的壹個多小時裏,沒有人會為了保護自己而離開病人哪怕幾分鐘。
躺在病床上想著工作
當醫生護士靠近她時,她掙紮著在紙上寫下“別靠近我,會傳染的”。
在隔離治療的早期,葉欣仍然可以打電話。她每天給科裏打電話,告訴大家記得吃預防藥,告訴同事註意體檢,讓護士給7號床的病人記錄尿量,給9號床的病人翻身拍背...
發病第四天,呼吸困難,和急診科主任壹起被送進ICU。大家都戴上了氧氣罩,只能通過發短信,寫紙條的方式互相鼓勵。大家開玩笑說,急診科的護士和主任還在ICU裏“和鵝調情”...
為了減少同事被感染的機會,她給自己補液。當醫生護士靠近她聽肺部、吸痰時,她掙紮著在紙上寫道:“別靠近我,會傳染的。”當院長和其他同事來探望時,她寫道:“我很辛苦,但我能忍受。”謝謝妳的關心,但是以後不要來找我了。我不想傳染給所有人。"
3月11日,急診科張主任收到主任寫的最後壹張紙條:“我實在受不了了,我得去上呼吸機。”同樣呼吸困難的張主任顫抖著給她回信:“護士,妳壹定要挺住!全院的醫生護士都在支持我們!”
張沒等葉的回話。她在呼吸機上插管後,被註射了鎮靜劑,進入了“冬眠”狀態,以避免呼吸機因為躁動而脫落。當葉欣在3月24日淩晨去世時,他非常平靜。
同壹天,ICU的壹名患者康復出院。他就是2月24日晚在葉欣去世的非典型肺炎並發腸梗阻患者。為了不給他以後的生活留下陰影,出院的時候沒有人告訴他:救他的護士,現在已經葬在她奉獻了半輩子的醫院裏。
集中專家全力搶救。
壹位70歲的名醫二話不說,第二天就從天津飛到了廣州。
葉欣患病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托省委秘書長蔡東士向她和家人表示慰問,了解病情。副省長雷於藍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清道的陪同下,到醫院詢問治療情況。省衛生廳、中醫藥管理局和廣州中醫藥大學為她的搶救提供了技術、物質和設備支持。
醫院成立了治療小組,邀請了國內最好的專家參與會診和急救。治療小組的組長是劉旭升,前葉欣急診科主任。他幹脆轉到醫院及時搶救。他帶著葉欣的病例和資料,親自到中山壹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省人民醫院、南方醫院,咨詢感染性疾病、血液科、腎內科的專家。廣州護眼所副所長多次到病房咨詢。在疾病的晚期,葉欣出現了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全身性出血和心、肝、腎多器官衰竭。醫院從天津中西醫結合醫院請來了壹位專攻多器官衰竭的專家。這位70歲的名醫什麽也沒說。第二天他飛到廣州,走進了葉欣的病房...
工作23年有“三突出”
她熱愛自己的工作,並致力於自己的工作。多年來,她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和頸椎間盤突出癥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976參加工作後,葉欣因為業務拔尖,品行端正,成為1980醫院最年輕的護士長。在分分秒秒與死神賽跑的急診科,壹等就是23年。23年來,她有“三突出”: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突出,成績突出。
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優秀護士”、“優秀護士”。獲廣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多次在國家級、省級學術交流會上宣讀論文。
丈夫和兒子說,她兢兢業業,面對非典毫不退縮。像千千成千上萬的醫務人員壹樣,她受人尊敬,也很可愛。
同事和同事說,她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健康給同事,已經不是第壹次了。我們痛心疾首,深信不疑。她的精神將激勵我們戰勝壹切疾病。(廖懷玲、鄭培華、胡彥斌)
白衣戰士葉欣被埋葬在抗擊非典的戰場上。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白衣英雄入眠,親人插上壹炷香。
她爽朗的笑聲似乎還在南方網新聞部回蕩,病人似乎還記得她忙碌的身影和春風般撫慰的關懷。然而,在3月的春天,46歲的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永遠地離開了。
疾病迎了上來。
葉欣意識到了這次抗擊非典的危險性。在她生病的兩周前,我們甚至取消了在老人那裏的周末晚餐。
葉欣的情人總是沈著冷靜。他相信危險和死亡從未真正進入他明亮的眼睛的妻子;他相信妻子不會離開他和還在上大學的兒子。然而,葉欣卻倒在了日夜抗擊非典的戰場上。他以前連家裏的水電費多少都不知道,現在卻想讓父子倆壹個人住,從做飯洗衣開始照顧自己和兒子。他強忍悲痛,從葉欣工作的部門拿走了她心愛的工作服和燕尾帽,好讓她向人們做最後的告別。因為,“她喜歡工作服,哪怕又舊又破。”他含淚對前去采訪的記者說:“其實,葉欣知道這次抗擊非典的危險性。在她生病的兩周前,我們甚至取消了在老人那裏的周末晚餐。當疾病來襲時,葉欣向他問候。她不是逃兵,我們為她驕傲。”
身先士卒,連續加班。
忙的時候,葉欣甚至拒絕接聽家人打來的電話。就對接電話的女生說:“告訴他我在上課。沒什麽。”
今年2月,廣東省中醫院二沙急診科開始發現非典和疑似非典病人,壹天最多5例。面對成倍增加的工作量,護士長葉欣精心策劃,安排強化班。為了防止疾病傳染給同事,每天上班,她做的第壹件事就是親自打開水喝預防藥,看著大家吃。她語重心長地提醒大家做好各種隔離措施,從醫生到護士,她檢查的嚴謹和認真幾乎到了挑剔的地步。
字符文件
姓名:葉欣。
年齡:46歲
姓氏:女
簡歷:1976參加工作,從1984開始在廣東省中醫院擔任護士長,2003年3月25日淩晨在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崗位上去世。
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加和各部門工作強度的不斷加大,葉欣率先於2月8日開始加班加點。當他很忙的時候,他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電話。就對接電話的女生說:“告訴他我在上課。沒什麽。”
“我已經查過病人的體溫,聽過肺部,吸過痰。不要進去,盡量減少感染的機會。”在抗擊非典的日子裏,葉欣的話讓許多年輕護士哭了。
做過心臟搭橋手術的冠心病患者梁先生,因為發燒咳嗽來到急診。短時間內病情急劇惡化,出現呼吸困難、煩躁、紫紺、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護士長葉欣很快趕來,熟練地搖動病床,使病人呈半坐臥位,帶面罩吸氧,連接床邊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儀,靜脈註射強心藥物、血管活性藥物和呼吸興奮劑藥物,監測心率、血壓和呼吸...兩個小時後,病人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葉護士長顧不上休息,拖著疲憊的身體投入到另壹名病人的搶救中。因為還有7床危重病人在呼吸機上,還有9床高波的護理工作等著她去檢查...就這樣,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的工作壹直伴隨著葉欣。
“這裏很危險,讓我來吧!”葉欣和二沙急診科主任張忠德默默地做出了無怨無悔的選擇。葉欣盡最大努力檢查、搶救、治療和護理非典危重病人,有時甚至把同事拒之門外,壹副表情,沒有商量的可能。然而,不幸很快發生了。
2月24日對葉欣來說是緊張而不尋常的壹天。前天晚上上夜班的時候,我只覺得渾身酸痛,疲憊不堪。自從急診科出現非典病人後,她就沒有了節日或者周末的概念。最近明顯感覺自己精力不行,尤其是頸椎病、腰椎病、膝關節病好像壹起來了,但是急診需要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放不下。
上午,急診科來了壹位疑似腸梗阻的急腹癥患者,患者的壹些癥狀引起了醫護人員的註意。懷疑終於被證實:又是非典!患者病情每況愈下,所有嚴重癥狀都已呈現。這是壹例重度“中毒”患者!葉護士長和專家組成員迅速展開搶救工作,終於將患者從生命垂危的線上拉了回來。但是“非典”闖入了葉欣的身體,他已經在前線戰鬥了許多天。
“別靠近我,會傳染的。”
面對前來為她治療的醫生,她突然急切地示意護士遞給她紙和筆,顫抖著寫道:“別靠近我,會傳染的。”護士含淚把紙遞給這些同事。
3月4日上午,葉欣仍然像往常壹樣早早來到科室。他整個早上都很累。他沒喝壹口水,也沒吃壹口飯。他只覺得渾身疼痛,只好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剛過,極度疲憊的葉護士長開始出現發熱癥狀,不得不到病房隔離觀察。體溫在上升,輸液在滴,但葉護士長還惦記著科室裏的幾個危重病人。通過傳呼機,急診科的同事又聽到了她微弱卻親切的聲音:“7床每2小時尿量多少?”危重病人要按時翻身,做好皮膚和口腔護理!"
疾病終於沒有放過她。確診後,葉欣感染了非典型肺炎,她不得不住進她工作了27年的省中醫院總部。剛開始的幾天,每當醫護人員來檢查治療,她總是催促他們多穿隔離衣,多帶幾層口罩。她甚至建議自己護理:“我是老護士長,有何不可?”醫院領導來探望,她說的第壹句話不是自己的病,而是檢討自己的不足,自責自己不小心生病,給醫院和領導帶來了麻煩。第四天,她呼吸困難,和急診科主任壹起被送進了重癥監護室(ICU)。據葉欣的同事說,每個人都戴著氧氣面罩,只能通過發短信和寫便條來相互鼓勵。有壹天,面對前來給她治病的醫生,她突然急切地示意護士遞給她紙和筆,吃力地寫道:“別靠近我,會傳染的。”護士含淚把紙遞給這些同事。當院長和其他同事來探望時,她寫道:“我很辛苦,但我能忍受。”謝謝妳的關心,但是以後不要來找我了。我不想傳染給所有人。"
3月11日,身患非典的急診科張主任收到了主任寫的最後壹張紙條:“我實在受不了了,我得去上呼吸機。”她在呼吸機上插管後,被註射了鎮靜劑,進入了“冬眠”狀態,以避免呼吸機因為躁動而脫落。
專家們竭盡全力搶救他們。
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托蔡東士秘書長向她和她的家人表示慰問。副省長雷於藍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清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
為了救治葉欣,醫院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立了救治小組,並向全國尋求支援。在壹次專家會診中,呂玉波院長聽說天津的壹位專家在治療多器官衰竭方面有獨到的經驗,於是當晚就給天津的專家打了電話。專家被魯德安的熱切和真情所感動,第二天壹早就乘第壹班飛機來到了廣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葉欣的病情始終沒有好轉。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為葉欣祈禱。不知道有多少人壹上班就關切地問“葉護士長怎麽了?有好轉嗎?”葉欣的病幾乎牽動了每個人的心。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托蔡東士秘書長向她和她的家人表示慰問。副省長雷於藍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清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省衛生廳、省中醫藥管理局和廣州中醫藥大學的領導也為葉欣的搶救提供了技術、物資和設備支持。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籲都沒能阻止葉欣匆匆離去!就在她最終搶救並感染非典的病人出院後不到1周,3月25日淩晨1: 30,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摯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
3月29日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全體工作人員在廣州殯儀館宋慶廳為她做了最後的告別。花環如海,淚水如雨。畫像中,留給人們的是她永恒的微笑。
■對話
讓她穿著護士服去吧。張先生深深回憶起妻子葉欣的點點滴滴。
昨天(4月19)下午4點,春末的夕陽柔和地灑在廣州東山區壹個普通居民的家裏。某公司老板張先生壹直在抽煙。當他和記者談到他的妻子葉欣時,他會專註地看著對面桌子上妻子美麗端莊的畫像。張先生的眼睛,憔悴不堪,忍不住溢出了淚水,雖然他壹直想用平和的語氣進行這次談話。
記者(以下簡稱“季”):最近幾天,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媒體都刊登了關於妳妻子的文章和評論。妳覺得這些東西會讓妳更想起妳的妻子嗎?
張先生(以下簡稱“張”):3月25日淩晨,去世,到現在已經快65,438+0個月了,但我和兒子的心情依然很不好。我盡量不去看我的朋友和親戚,所以我想努力工作。雖然葉欣已經去世了,但我仍然經常感覺到她的存在。這幾天媒體上發表的文章真的讓我很欣慰。應該說我老婆是個普通人,但她是個合格的黨員。
記者:妳是什麽時候認識葉欣的?她的第壹印象是什麽?
張:我們是通過護士長介紹認識的。那是1981年前,葉欣還在省中醫院當護士。她給我的第壹印象是隨和,開朗,善良。那年春節我們很快就結婚了。我們兒子今年21歲,感情壹直很融洽。我以為我們的婚姻生活牢不可破,但是她的離開徹底打破了,對我打擊很大。
記者:當時,妳的妻子正在抗擊非典的第壹線。作為家庭成員,妳擔心她的安全嗎?她是怎麽得病的?
張:其實我和她都很清楚這種危險,但她最佩服的還是她的善良和做人的原則。當時她跟我說,她很鄙視壹些當場臨陣退縮的人,我也很贊同她。我是個軍人,我們很清楚,這壹次就像壹場戰爭,只有沖進來的人才是好軍人。但她畢竟是用生命貢獻的(張先生聲音開始哽咽)。我記得3月4日早上,她每天早上都不起床給我量血壓。她說她很累,但她堅持要回去工作。我沒想到這次旅行後會回家...
記者:她生病的時候妳每天都去探望她嗎?
張:她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醫生堅決不讓我進去看她。為此,我抗爭了很久。我覺得她需要我,即使每次見到她她都放我走。如果我帶著氧氣罩不能說話,她會打手勢讓我走,更糟糕的是,她會寫紙條。我知道她害怕我被感染,但她是我妻子。為了她,她是否被感染並不重要。
記者:我聽說在葉欣的遺體火化前,妳堅持要換上護士服。當時想表達什麽樣的心情?
張:3月25日零點,我接到醫院的電話,讓我馬上去壹趟。我以為醫生會采取緊急措施搶救我,讓我簽字,可是我到醫院的時候,她已經走了。我以為天要塌下來了。我不敢相信她就這麽走了。她走得太快了!(說到這裏,張先生淚流滿面。)她火化前,我堅持要給她換上護士服,妳知道嗎?她多麽熱愛護士的工作。既然她癱在這個位置,那就讓她穿著這個護士服走吧。我想她會特別開心的...(編輯:馮亦菊)
中廣評論:鮮花獻妙手回春天使致敬抗擊非典的英雄們!
王中光
中廣網北京4月20日消息(記者郭長江)今天,中廣網播發評論《鮮花獻妙手回春天使致敬抗擊非典的英雄們!,全文如下:
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意大利醫生卡洛·烏爾巴尼在敲響了非典的警鐘後永遠地離開了。廣東省中醫院的護士葉欣,在抗擊非典的戰鬥中,在玉蘭盛開的時候犧牲了。
今年春季以來,壹種突發的新型傳染病——非典型肺炎在我國部分省區肆虐,直接威脅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SARS是壹種傳染性極強的全新病毒,是人類面臨的全新世界性難題。在這個被稱為“沒有子彈,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面對感染和生存選擇,無畏的白衣天使們用自己赤誠的心和默默無聞的行動續寫著拯救生命的歷史。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鄧子德副教授,在搶救患者中感染,治愈後繼續戰鬥。他的壹首詩《大夫無悔》寫道:“救死扶傷,沖破險阻,歷盡艱辛。如果妳決心成為壹名醫生,妳將永遠不會後悔。總有壹天我會再次強大起來,我會再次把鍋掛在人民中間。”表達了全體醫護人員和患者戰勝疾病的堅強決心。
寧夏醫學院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丁向春和住院醫師馬麗娜是壹對新婚夫婦。面對寧夏的非典疫情,夫妻倆向醫院領導提出治療非典型肺炎的請求,得到了醫院的同意。用他們的話說,“這是我們醫務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不管有多危險,我們都要沖上去!”"
雖然人們談非典色變,雖然有壹位醫護人員因為感染倒下了,但勇敢的醫護人員絲毫沒有退縮。
千百年來,當各種病原微生物突破人類免疫防線時,疫情的出現絕非偶然。從狂犬病、天花、黑死病到禽流感、瘋牛病甚至艾滋病,每壹次病毒襲擊人類,都會讓人類付出慘重的代價。但也正因為如此,人類對抗病毒的激情和勇氣從未減弱。正是在與疫情的不斷鬥爭和較量中,人類加快了不斷認識世界的進程。
面對這種全新的疾病,中國醫學專家大膽探索中西醫結合的道路,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不是嗎?前不久,廣州非典型肺炎患者葉煥珍康復出院。她早上喝茶,白天出去散步帶孫子玩,生活如常;北京首例非典患者也帶著鮮花的祝福走出了醫院。據統計,我國近80%的SARS患者治愈出院。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認為,中國已經探索出壹套控制疫情和治療病人的有效方法。
這壹切都凝聚著醫護人員的辛苦與生命!在他們付出沈重代價的背後,奉獻給人民的是壹道美麗的彩虹。
前來廣州調研的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詹姆斯·馬奎爾被中國醫護人員的精神深深打動:“中國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拯救病人的奉獻精神是非凡的。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令人欽佩!”非典型肺炎的臨床表現與以往不同。壹是患者高燒幹咳,沒有壹般流感的流鼻涕、咽痛等癥狀,也沒有普通感冒常見的白色或黃色痰。偶爾患者痰中有血絲,引起氣短,部分患者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正常情況下,患者發燒時白細胞會升高,但非典型肺炎患者白細胞正常或降低。SARS到壹定程度後,癥狀會和感冒更好區分,但在初期,有時非常容易混淆。甚至有的非典患者壹開始就有類似感冒的癥狀,或者完全和感冒壹樣,或者有點像流感,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因為作為SARS的病原體,它不是壹下子到達肺部,而是經過上呼吸道、氣管、支氣管到達肺部。我們觀察的患者,往往是持續發熱,持續三到五天甚至很長時間,但是在觀察的過程中,有壹個突然的好轉。患者通常的癥狀是幹咳,痰少,部分痰中帶血,呼吸困難嚴重。普通感冒癥狀包括發燒、咳嗽和頭痛,幾天後可以好轉,壹般沒有肺炎的跡象。
三、潛伏期約為二至十二天,大多數人通常在四至五天內出現明顯癥狀。目前公認的傳播途徑是通過呼吸道,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特別是通過密切接觸、咳嗽、打噴嚏、患者分泌物和體液傳播;現在還有壹些其他的情況。與患者直接接觸後,用手揉鼻子和眼睛也是壹種傳播方式。
第四,建議如果發現發燒、咳嗽等癥狀要盡快去看醫生,因為在觀察過程中這種病會突然加重。如果能早期發現並給予及時治療,多數患者可以在數周後康復出院。此外,除了早期診斷和治療,還可以及時采取隔離措施,避免感染家中的家人和社會上的其他人。還有,有人認為如果有流鼻涕的癥狀,那肯定不是非典,這是錯誤的。無論SARS的病原體是什麽,都是通過上呼吸道、口咽、鼻、喉侵入的,所以在早期可能會出現與普通感冒類似的癥狀。如果妳懷疑妳感染了非典型肺炎,妳應該盡快去醫院。x光檢查有助於診斷。
五、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和治療方法,但經過及時的支持治療和對癥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康復。目前,衛生部疾控司已組織多學科專家,在總結前壹階段防治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了《國家防治非典技術方案》。目前還沒有預防非典型肺炎的疫苗,也沒有特效藥和治療方法。所以,預防非典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強身健體,增強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