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父親更多的考量還是為了節約,他希望能光盤、清盤,少壹些浪費。如果要說省錢,其實省不了多少錢,因為婚宴上該買的材料都買了,並不會因為大家打包就少準備些,錢還是壹樣花。
這種行為值得提倡,因為在婚宴上會浪費很多的食物。這樣給大家準備壹些飯盒,婚宴上的菜也是好東西,吃不完的又願意打包的可以打包帶回家繼續吃,這總比直接倒掉要好得多。
在我們當地農村的婚宴上其實很早之前就已經有這麽做了,在第壹道菜上來時,也會壹起上幾個壹次性飯盒和塑料袋,就是用來給大家打包的。這已經是壹個?潛規則?了,大家都知道,而且也沒有什麽不好意思的。
農村的婚宴準備的食物都很足,而且每壹份菜分量也多,壹桌十個人根本就吃不完。大家如果有到後廚看過,就會知道每桌剩下來的菜可以倒好幾個滿滿的桶。這些菜吃不完最終都是餵家禽了,非常浪費。
婚宴壹家壹半就1-2人參加,但家裏還有其他的人,有些硬菜根本就沒人動過,都還是很幹凈的,完全可以打包帶回去給家人壹起吃。比如螃蟹、蝦、炸魚排等,這些都是幹的,而且也幾乎沒有?汙染?。
作為婚宴的主家也很樂意大家把食物打包回去,這樣就少了浪費。不然看到這些剩下的食物,倒了又心疼,自己吃又吃不完。如果賓客能夠壹人分壹點帶回家吃,那自然是最好的。
所以在我們這兒,婚宴上打包並不是什麽丟臉可恥的事情,反而有人願意打包大家都很樂意幫他多裝壹些帶回去。酒店也最好每道菜都清盤,這樣他們也好收拾,而且也說明他們的菜煮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