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蓮·曼森有麻煩了。他中學同學的兩個崇拜者在哥倫拜恩高中槍殺了13師生,然後開槍自殺。這起殺人事件讓本已臭名昭著的曼森更加受到牽連。瑪麗蓮·曼森和家庭問題、憤怒、美國恐怖電影、電動玩具壹起,成為公眾質疑的對象。邁克爾·摩爾還拍攝了壹部紀錄片《科倫拜恩的保齡球》,探討青少年暴力問題。
2008年,美國搖滾歌手瑪麗蓮·曼森被其前樂隊的鍵盤手起訴,要求他支付至少2000萬美元的“應得收入補償”。前樂隊成員斯蒂芬·比爾聲稱,曼森欺騙了他,稱樂隊無利可圖,並拒絕支付他在樂隊收入中的份額,後來還拒絕支付他的工資和因工傷引起的醫療費用。九寸釘樂隊的前妻兼主唱特倫特·雷澤(Trent Razer)被要求在即將到來的訴訟審判中代表他作證。
“當黑暗和絕望占據了妳的靈魂,他就會出現在妳面前,用沾滿鮮血的雙手撫摸妳破碎的心。”愛之深,恨之烈,這是全世界對曼森的回應。哥特音樂的代表,顫栗搖滾的主唱,不是簡單理解為古怪的異裝癖,也不是只靠奇思妙想獲得關註的快餐明星。那些黑暗凝重的工業金屬和弦段落,將死亡的氣息渲染的淋漓盡致;曼森沙啞的嗓音演繹的歌詞,震撼了病態的靈魂尋求新生——要知道,曼森的歌是吉他學習者的必備。在音樂的世界裏,他既是魔鬼,也是神。
“十年魔十年神”,就像他的歌名壹樣,曼森在世人眼中的地位處於兩個極端,愛如神,恨如鬼。許多人死了,但瑪麗蓮·曼森還活著。雖然他不止壹次詛咒這個世界,但他依然健康。其實,人們應該對他有更多的了解,而不僅僅是他啞著的聲音和傲慢的外表。同時,他也是詩人、畫家、互聯網先鋒和反種族主義者。
在音樂領域,曼森指的是著名的瑪麗蓮·曼森,偽裝成反基督的工業搖滾流行歌星。瑪麗蓮·曼森以自我命名的方式將曼森這個反文化的經典符號變成了大眾文化的知名符號,並在20世紀90年代大力傳播曼森在20世紀60年代是瘋子的惡名。但瑪麗蓮·曼森只是“曼森綜合癥”最著名的例子。事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