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1951美國和日本背著中國簽了什麽協議?

1951美國和日本背著中國簽了什麽協議?

舊金山對日和約

1951 9月4日,美國單方面邀請52個國家在舊金山與日本舉行和平會議。舊金山會議是美國扶持日本,打擊孤立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迅速建立亞洲冷戰秩序的重要產物。由於對日和約草案的起草由美國壟斷,而且幾乎完全基於二戰後美國對日本的國際安排和角色期待,舊金山和會引起了許多國家的強烈不滿。例如,遭受日本侵略並與日本作戰的印度和緬甸拒絕參加舊金山會議。9月8日,參加和會的49個國家的代表與日本簽署了和約,但蘇聯、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拒絕簽署。

中國,二戰中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主力軍,也是抗擊日本侵略中犧牲最大的國家,卻因為美國的阻撓而被粗暴地拒之門外。9月18日,中國總理周恩來代表中國市政府發表聲明,嚴正指出三藩市和會是單方面的會議,中國拒絕接受和約的合法性。與此同時,朝鮮、蒙古、越南人民民主共和國等國也紛紛發表聲明,表示不承認《舊金山和約》。

50年後的《舊金山和約》,這個當時美國冷戰思維孕育的“怪胎”,依然折磨著亞洲政治,而東亞壹系列直到今天仍未解決的領土劃分爭端,都與《舊金山和約》有著某種聯系。

比如1943+01年6月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7月的《波茨坦公告》,莊嚴宣告朝鮮打敗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後獲得獨立;日本侵略掠奪的中國領土,如臺灣省和澎湖列島,歸還中國。但《舊金山和約》篡改了上述國際文件的精神,提出“日本放棄對臺灣省、澎湖列島、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的壹切權利和要求”,對這些領土的歸屬只字不提,為美國、日本和臺灣省的蔣介石政權制造“兩個中國”、締結“日臺和約”鋪平了道路。出於當時冷戰的需要,美國通過《三藩市和約》進壹步擴大了中國大陸與臺灣省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