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趙雲、典韋都名存實亡了嗎?當然不是。比如張飛遇到袁術手下的大將紀靈。“不出十鬥,張飛大叫,將紀靈刺於馬下,敗軍逃走”;關羽與紀靈作戰。"不管結果如何,這場戰爭是三五開的."所以,是不是可以說十戰殺了紀靈的張飛就比三十戰與紀靈打成平手的關羽差很多?
那麽,呂布是否有天下無敵,武功第壹的稱號?
從“三次英戰呂布”解讀呂布戰力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曹操評價呂布:“呂布英勇無敵,卻能與十八路諸侯相見,共商良策。如果呂布被俘,董卓就好懲罰了!”在演義裏,曹操只怕三個將軍,壹個是十八路軍閥的心腹呂布;二、Xi金亮馬超哀嘆“馬不死,我無處葬”;第三個是荊襄大戰震驚中國的關羽。
但是,羅貫中曾經評價馬超:“不要降低呂布的勇氣!”其實也就是說馬超的武功更接近呂布,但還是不如呂布。同時馬超和張飛打夜戰,武功旗鼓相當,就是馬超和張飛不如呂布。那麽,被張飛、關羽、劉備打敗的呂布戰力如何?
當時呂布腰間掛著弓箭,手持畫戟,坐著嘶嘶的赤兔馬。大家壹看,都稱之為“人堆裏的呂布,馬堆裏的赤兔”。正當呂布在追殺戰敗的公孫瓚時,張飛挺著蛇矛突然從側面沖了出來,救下公孫瓚,與呂布對峙。雙方連續交戰五十余次,不分勝負。見此情景,關羽拍馬,揮動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上前夾擊呂布,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劉備這才騎著黃鬃馬上來幫忙。
除了“兩拳難敵四手”之外,呂布還有高順、張遼、臧霸等八大將。這些將軍為什麽不出面幫忙?其實無論是呂布、張飛還是關羽,都是很囂張的。但是呂布還是固守他的囂張氣焰,而張飛和關羽為什麽要放下囂張氣焰壹起圍攻呂布呢?原因有二:壹是想在群臣面前展示自己的武功;二是擔心兄弟之間互相輸的危險。如果是為了顯示自己,在張飛可以應付的情況下,關羽不會有搶哥哥名聲的嫌疑,也有降低自己社會地位的嫌疑。關羽高傲的性格怎麽可能不做這種事?所以,結論只有壹個。從關羽的武學眼光來看,張飛大敗是絕對清楚的。為了弟弟的安危,他挺身而出攻打呂布。再者,假設關羽有信心打敗呂布,完全可以等到張飛有點累了,再換掉張飛。
由此可見,如果張飛和關羽單獨對抗呂布,戰敗的可能性極大。
從“濮陽之戰”解讀呂布的戰鬥力
在“濮陽之戰”中,曹操曾對手下將領說:“呂布壹個人打不贏。”於是,當曹駿和呂布交戰時,曹操派了儲旭、典韋、夏侯惇、夏、李典、樂進六位將軍壹起夾擊呂布,呂布卻被敵軍打敗,回城了。
我想問壹下,演義裏的名將,誰能抵擋得住如此豪華的陣容,又能全身而退,怕只有呂布能做到吧。有壹次,儲旭和馬超打得不相上下。因此,可以說馬超、儲旭、典韋等將領都不是呂布的敵人。
這樣,就只剩下壹個趙雲了。他能打敗呂布嗎?
從“轅門射戟”解讀呂布的武功
在“轅門射戟”的過程中,出現過兩次令人驚嘆的場面。
場景壹:呂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拉起弓,仿佛:“弓開如秋月,箭去如流星。”只聽他喊了壹聲:“看!”壹支箭射中了150步外的畫戟樹枝。古人常說“百步穿楊”已被稱為“神箭”,更何況呂布射的戟枝畫已到了150步之外。這樣的射箭技術恐怕無人能敵。就算要射,150米的靶也不如十環的。同時,在羅貫中的詩中,呂布的箭術與後羿和弓箭手楊相提並論。可以說,演義裏沒有壹個將軍在箭術上有如此特權。
黃忠雖然號稱神射手,但是關羽和他的馬之間的距離只有二三十步,可以和呂布的壹百五十步相比。太史慈也被稱為神射,但他射在護梁上的烏程碧江左手明顯比畫中的姬小芝大得多,城與城門的距離不到150步。趙雲也被稱為神槍手。諸葛亮借七星壇東風,立即護送軍師回夏口,卻在水途中被東吳大將徐盛追擊。結果趙雲壹箭射斷了許勝船上的帆繩。根據徐盛的水軍沒有射出壹箭的情況來看,其距離正常射手應該在100步以上,而篷繩的目標與畫中紀曉之的目標尺寸非常接近。所以綜合比較之下,趙雲和呂布在箭術上是不分上下的。
場景二:紀靈進入呂布的帳篷,看到劉備坐在裏面,以為呂布還想殺人,於是轉身就走。帳下士卒攔不住他,他卻“被呂布扯回來,似提稚氣。”能把壹個將軍像小孩壹樣舉起來,這種爆發力,趙雲絕對做不到,就連以實力著稱的典韋、關羽也做不到。
所以總體來說,演義裏的呂布堪稱天下無敵,武功排名名副其實。
圖像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