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出發,距離巴郎山不到200公裏,是壹個當天往返的好地方。
進山,右邊是都江堰。
進入雲海,第壹次堵車。隧道裏有暗冰,單向通行。大概過了十分鐘。
走出雲海,在雲裏。
紫外線極強,面部皮膚曬得紅紅的,壹天也沒消散。
熊貓頂上的雲海。左下角有兩條路,下面是隧道。過了隧道就是四姑娘山了,上面有路標,是通往關隘的老路。
拉近點。
山脊
熊貓山頂的路,離開支路路口到下面的隧道,就是這樣的雪道。左上角的柱子是熊貓頂端的標誌。
在熊貓頂上,天空是如此的藍!
從熊貓頂上看,是這樣的。路上的雪被碾壓後,加上積雪融化,地面異常濕滑,我走著走著就摔倒了兩次。
出發前,我們看到了故障車,壹路倒車回來。我哥們跟我說,前面路上全是雪,我起不來。除了模糊的車轍印,我無法掉頭,只好倒車。
公務用車出發。沒有防滑鏈,沒有雪地輪胎,沒有汽車。預警壹下,就在圖左下角第壹個發夾,我失敗了[流淚]
這就是了。失敗。雪很深,發卡彎要收油。車速下降後,前輪陷入破損的路面,壹條橫過路面的橫溝,進退極為困難。各種駕駛模式都試過了。焦慮,找東西放車輪下,還是擺脫不了困境。
因為多次嘗試,車子打滑,全部掉進了雪坑,積雪深度不小於30厘米。
右側全部陷在雪裏,四個輪子空轉。
我失敗的地方,後來出現的A4allroad也失敗了。前面的路是這樣的,雪很深,直線沒問題。只要發夾彎了收油就完了。
準備救援。我的拖繩不僅救了我自己,也救了這條A4allroad。海拔4000多米,我試著幫忙推車,才感受到人力的渺小。
我的拖車繩,4 S的,這次危機之後,朋友幫我重新訂了壹條8T的拖車繩。感覺這根拖繩要斷好幾次了。
準備拖車。先救我,再存A4。
此刻的流氓,妳能理解嗎
從後方趕來的大徹,把我救了三次,才把我拖出來。這輛車太重了。在此,感謝大切的司機!
大切看了這裏,沒有再上去。我覺得切起來不難,但是大切的司機很可能不是壹個愛冒險的人。救了我之後,他轉身回去了。
這是另壹輛救援A4allroad的四驅皮卡。皮卡車是AT胎,可能是因為車輕,拖了兩次A4才拖回來。
這是我獲救後停在路邊的地方,當我轉身再次救出A4時,我可以看壹看積雪的厚度。
這是上面的預告。我卡在黑圈裏,擔心前唇被撞,減速掉坑裏。如果速度再快壹點,應該沒問題。但我又不想搞亂車,就不想再上去了。A4也跟我回去了,他不敢冒險。
感謝皮卡車車主穿橘色衣服的小哥幫忙救援。大切大哥早走了。旁邊幫忙鏟雪的是當地專門的救援,借壹把鏟子50元光幫忙鏟雪100元。?救援結束後,我們返回。路上很多城市SUV連我們被卡的位置都到不了,可見這路況確實不好走。
end——最後,只有橘子小哥哥的四驅皮卡,壹輛老款Q5全時四驅,榮威的大SUV,還有帶著鏈條的救助者的五菱神車在這個地方前行。?無壹例外,走彎道外圈可以,走得更快,但是我真的很擔心前唇,這也是很多城市SUV和crocks的通病,接近角不夠。?車輛性能:除接近角外幾乎完美。無論上坡還是下坡,幾乎沒有特別的打滑或者其他不可控,整體表現還是沒問題的。?在自救過程中,因為四個車輪空轉,在加速滑差調節的幹預下,車速只有1000轉多,應該是正常的。?這次旅行讓我更加了解了90CC的性能。以後有機會我還是會選擇繼續冒險,但壹定不能是魯莽的毀車行為。也希望誌同道合的朋友可以約好壹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