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竹筍不是這個竹筍。
竹蓀竹蓀是寄生在死竹根部的隱生植物,外形略似網狀的幹白蛇皮。它有壹頂深綠色的帽子,壹個雪白的圓柱形柄和壹個粉紅色的蛋形團藻。菌柄頂端有壹條精致潔白的網裙從菌蓋向下鋪開,整個細胞看起來非常美麗多彩,因此被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菌類之花”。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味道鮮美。自古以來就被列為“草八寶”之壹。
上周剛用竹蓀熬湯。味道很好,煮久了吃起來很脆。反正我建議煮湯,比較有營養。
1.將50g幹竹蓀用溫水浸泡10分鐘,洗凈,切成壹寸左右,將500g排骨切成方塊,與切好的竹蓀壹起放入鍋中,加入550g 100℃的熱水浸泡20分鐘,再加鹽,味精即可食用。
2.將50g竹蓀幹用溫水浸泡10分鐘,洗凈,將切好的豬肉用鹽和味精放入竹蓀中空,放入條中,蒸25分鐘,然後在50℃切丁食用。
第三,竹蓀母雞湯
這真的是壹道簡單的菜,只要原料夠好——土裏養的真老母雞,而且不超過三斤。
去毛,去內臟,去雞屁股,洗雞背。先用開水焯壹下,老母雞用開水浸泡去除血腥味,撈出沖洗幹凈。
砂鍋壹次性註滿水,放入老母雞,加入壹片姜和壹勺料酒,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慢燉。燉雞時,為了防止湯汁溢出,可以在砂鍋上放兩根竹筷子,蓋上鍋蓋。大約三個小時後,雞湯呈金黃色。這時候可以把泡過水的竹蓀切開,放入雞湯裏,燉著吃。待竹蓀充分滲入雞湯的香味後,根據個人口味加鹽,關火,撒少許蔥花增香,即可食用。
要點:雞肉焯水時不要弄破雞皮;竹蓀要浸泡壹段時間,去除異味。不要放太多的竹蓀,否則會帶走雞湯的味道。如果老母雞肚子裏有很多油,挖出來扔掉,尤其是夏天對於喜歡清淡食物的人。
四。雞丁筍湯
基本材料有雞胸肉150g,水發竹蓀350g,鹽,香菜葉,豆芽葉,黃瓜皮,胡蘿蔔蛋清,高湯,水發香菇,豬油。
制作:將雞胸肉切成條狀,加工成糊狀,加入鹽和蛋清攪拌均勻。將竹蓀切成象眼狀,胡蘿蔔切碎,黃瓜皮切絲,蘑菇切成花盆狀。取12的小勺抹上豬油,然後把鹿茸放進去抹平。用香葉、豆葉、胡蘿蔔粉、黃瓜絲、蘑菇花盆塊裝飾,做成各種花形,放入籠中蒸3分鐘取出備用。竹蓀焯水壹次,然後用高湯焯水,放入湯盆。然後把蒸好的雞肉末浮到湯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