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火星距離地球遠達4億公裏,但它已經是太陽系中離地球較近的行星了。天文學家數年的觀察研究和火星探測器發現的大量證據表明,地球在太陽系中的這個鄰居與地球有著非常相似的自然特征。從某種意義上說,火星就像地球的孿生兄弟。就像大航海時代人們探索新大陸的努力壹樣,當人類科技伸向太空時,對地球這個“孿生兄弟”的好奇心和興趣與日俱增。自1961以來,人類已經進行了45次火星探測活動。雖然只有22次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務,但火星壹直是人類進行深空探測的熱門目標,探索火星也成為世界各國科學家壹直努力的方向。
對火星的研究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多地了解我們目前居住的藍色星球,也為星際移民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火星的環境和地球相似。“40多億年前,火星和地球逐漸形成。兄弟倆長得太像了——也有南極和北極,也有高山和峽谷,也有白雲、沙塵暴和龍卷風,四季也分明,連壹天的時間都差不多。難怪人們稱地球和火星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並推斷火星也和地球壹樣有水和生命。火星直徑約6800公裏,只有地球的53%,質量是地球的11%。它以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2.28億公裏。公轉壹周所需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687天,自轉周期比地球上長37分鐘。
更有趣的是,它也是繞著太陽側向旋轉,旋轉軸與軌道平面的夾角為25度。因此,它像地球壹樣壹年四季都在變化,這是它與地球的主要相似之處。與地球只有壹個月亮不同,火星有兩顆衛星,但都是直徑不到80公裏的“小家夥”。從太空的角度來看,地球因其表面有大面積的海水而被稱為“藍色星球”,而火星則因其表面覆蓋著氧化物而呈現鐵銹般的橙色。
誇張點說,火星就像壹個充滿鐵銹的世界。火星表面大部分是沙漠,有大量紅色氧化物,還有赭石礫石和凝固的熔巖流。當然,火星上也有巨大的火山——奧林匹斯山高約27000米,是太陽系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高度的三倍。經常吹來的猛烈的風和灰塵可以形成壹場超級大的沙塵暴,它可以覆蓋整個火星星球,並持續數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