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思湯是非常有名的滋補湯。關於這個湯有壹個小故事。乾隆皇帝壹生有“六下江南”的經歷。據說有壹次乾隆皇帝下江南,隨行的大臣有四位。由於長途跋涉,日夜操勞,這四位大臣相繼病倒,隨行的醫生面對這樣的情況束手無策。乾隆皇帝命地方知府。不久,壹個和尚來為四大臣把脈,用等量的茯苓、蓮子、山藥、芡實燉豬肚湯。如果這四位大臣喝了這個湯,他們很快就康復了。此後,每壹個官員訪問南方,他們會用這種湯來滋養他們的身體。慢慢地,民間稱之為“四臣湯”。
後來這種湯傳到了臺灣省,但當地人不知道“四神湯”的來歷,臺灣省的“神”和“陳”發音相同,所以逐漸被稱為“四神湯”。申思湯名不副實。山藥、茯苓、蓮子、芡實(或薏米)相得益彰,使各成分的作用發揮到極致。煮出來的湯有清熱、安神、健脾的作用,非常適合秋季飲用。我將與妳分享它。
所需食材:排骨2根、茯苓20g、蓮子20g、薏苡仁20g、山藥半個、枸杞1把、姜1片、蔥1片、料酒2大勺、鹽和雞精適量。
1,約伯的眼淚屬於涼的,煮之前可以放在鍋裏炒,不用水也不用油。
2.將排骨用放血水洗凈,在盆中加入料酒和清水,浸泡約10分鐘,讓其中的血水析出,減少腥味。將枸杞、蓮子、茯苓、薏苡仁放入碗中用清水浸泡,山藥去皮洗凈後切成小塊,姜、蔥切片備用。
小貼士:剝山藥時盡量戴壹次性手套,避免皮膚接觸山藥粘液,出現過敏等不適。
3.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姜片、蔥和1湯匙料酒,將排骨放入冷鍋中的冷水中,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焯2分鐘,取出後進壹步減少排骨的腥味。
4.在砂鍋中加入約2升水,倒入排骨和姜片,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約20分鐘。
5.加入泡好的薏苡仁、茯苓、蓮子,小火煮20分鐘左右。加入山藥繼續煮10分鐘。
6.加入枸杞、適量鹽、雞精,攪拌均勻,即可出鍋。壹碗美味的申思湯已經做好了。
——老景說——
申思湯味道清淡。除了加排骨做壹道好吃的鹹湯,壹般可以只加蓮子、茯苓、蓮子、薏米四種食材,做壹道清爽香甜的湯,或者用紅棗、銀耳做壹道香甜可口的湯,或者把申思湯裏的四種食材磨成粉,加入面粉裏做成小籠包、饅頭,都不會影響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