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最著名的景點是三石。三疊石坐落在岸邊的壹座小山上,臨水而立,高度超過10米。因三塊扁平巨石自然疊加而得名。三疊石附近有“神仙腳印”、“鯉魚印”、“銅鼓石”,流傳著感人的傳說。風吹不到三垛石,人可以安全的爬上去。淘氣的孩子經常爬上去玩。還有腳鬥石、神仙樓、古烽火臺等景點,都讓人難以忘懷。
相傳200多年前,來自五湖四海的難民和漁民漂流到周迅島,看到島小、景色奇特、山不高、林木蔥郁,紛紛定居下來。過去,島內有鐘、徐、葉等近20個姓氏。解放前海賊擾民,所以黃岡都屬於鄭姓。從那以後,島民們沒有受到騷擾,和平地生活和工作。
歐市村是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海山鎮。是饒平縣最大的海島村。這個村是壹個以農業種植、海洋捕撈、水產養殖為主要產業的村莊。我村自然條件優越,水質無汙染,海洋飼料生物豐富,是發展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的理想場所。
歐安達,34歲,饒平縣海山鎮歐市村人。他是壹個普通的漁民。小學畢業前和父親在這片海域打魚養家。23歲那年,他進城打工掙錢供兩個哥哥去廣州上大學。歐安達有妻子和兩個孩子(壹個七歲,壹個八歲)。壹家四口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是很幸福。圖為歐安達在海上航行。
歐市村的海面上有上千個魚排,主人的住所也建在魚排上。晚上漁排上的小燈成了奇觀,被評為潮州新八景之壹“木石林漁火”。每個漁排中間都有壹個小木屋,被稱為“海上牧場”。
他的妻子歐少瓊和歐安達同歲,也是34歲。26歲那年,他們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當年歐安達給婆婆彩禮八萬八把她娶回家。我妻子很善良,也很能幹。她每天在家忙著繡花,做家務,帶孩子。雖然嫁給萬達後不富不貴,但妻子很滿足。圖為歐安達的妻子歐少瓊。
他的妻子歐少瓊有時會去村口招攬生意。壹些遊客想參觀這個島,所以他的妻子去村口吸引遊客,並把他們帶到他們的船上。歐安達將再次出航,帶遊客到島上遊覽。參觀結束後,歐安達將再次出航,帶遊客到船上的餐廳用餐。圖為歐少瓊在船上幫忙搬運煤油。
歐安達是家裏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他們倆都上了大學,在城裏工作,現在的生活比歐安達的好。歐安達說:“有時候我會責怪父母。壹開始,我拒絕上學。早年,我和父親壹起去釣魚養家。我什麽都吃過,但是回過頭來想,如果沒有當初的努力,我的兩個弟弟也不會這麽有出息。弟弟尊重我這個大哥,值得。”
歐安達出海打魚,進城打工,結婚生子,感覺生活還是比較拮據的。他開始向村裏的其他人學習,在海上做旅遊生意。這條船他花了6萬多。旅遊旺季的時候,他坐船去島上玩,生意還不錯,到了淡季,生意就不好了。
他們村有超過65,438+0,000人從事海水養殖。妳看到的沙灘占地800多畝,養魚的網箱有8000多個。大部分人以養殖美國紅魚、鱸魚、石斑魚為主,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產量達到4000噸以上。
2018年,歐安達聽從朋友的建議,開了這家魚排,開了壹家海上餐廳。做這個魚排要十幾萬。因為魚排是木頭做的,所以經常會壞掉。幸運的是,Ouanda可以自己修理,節省了很多錢。
遊客遊覽完周迅島後,萬達會帶他們到船上吃晚餐。餐廳腳下有十幾個相連的籠子,籠子裏遊來遊去的魚就是壹份活菜單。和在大酒店吃海鮮不壹樣。活蹦亂跳的魚蝦、螃蟹、蚌類都是從籠子裏抓出來的,充滿了生機。因為是新鮮的海鮮,城市人很喜歡這種體驗。
歐安達祖孫三代都是島上的漁民。他這壹代人,希望不僅僅是靠打魚謀生,更希望通過做生意改善生活,讓下壹代多讀書。歐安達除了做海上餐廳,還織網,魚,魚。我會做任何能賺錢的事。他會努力把兩個孩子拉扯大,用自己的雙手讓生活變得更好。
海上的漁民壹邊享受著海鮮,壹邊享受著剛撈出水面的美味海鮮,壹邊享受著藍天、碧海、陽光、漁排、海鷗...而且在海中央,遠離陸地和交通的喧囂,可以體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與寧靜,藍天碧水,體驗海上漁民的簡單生活,感受漁民的生活軌跡。每個人都充滿熱情,極其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