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為什麽竹筍熱量那麽低,熊貓還那麽肥?

為什麽竹筍熱量那麽低,熊貓還那麽肥?

那是因為它吃得多,熱量低,吃得多也會胖的。

大熊貓的食物裏壹***包括63種竹子。這些竹子主要分為兩個家族,壹個是箣(ce,四聲)竹超族有19種,另壹個是北美箭竹超族有44種,其中有壹半的竹子是我國特有的。大熊貓的棲息地大約有200000平方公裏大,其中生長的主要是針葉林和闊葉林,而且山巒縱橫交錯,山水相間,溫度偏低,所以竹子大多是寒溫性的。

大熊貓雖然喜歡吃竹子,但是並不是沒有選擇的。它們會挑選不同的竹子種類,不同的竹子部位來吃。由於竹子是壹種低營養,高纖維物質的食物,要挑選適合吃的就有點難。竹子裏主要的纖維類物質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半纖維素相對好消化,纖維素和木質素就不好消化了。有壹些大熊貓會挑選這些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比較低的部分,比如竹筍和鮮嫩剛長出來的竹子葉。另壹些熊貓會挑選能快速排泄掉的竹子,這樣就可以多吃多營養了嘛。

和人類壹樣,大熊貓也喜歡吃筍,不是很喜歡吃竹子的桿和老葉子。但是由於壹年裏只有夏天才有筍,所以整年裏大熊貓主要是吃竹子葉和竹子桿的。到了有竹筍的時候,大熊貓會可著勁吃,每天吃20小時,40公斤!即便只是吃竹葉子,也要吃掉15公斤左右。竹筍多好吃啊,還特別好消化。但是竹筍還有壹層皮,所以熊貓要把皮剝開,只吃筍芯。

資料拓展:

進食方法

大熊貓每天需要花費將近壹半的時間來進食。大熊貓的消化道保留了祖先的特性,與肉食類動物相似,如相對較短的消化道、鋒利的犬齒、單室胃,沒有盲腸以及相對鋒利的爪和較發達的肉墊。在慢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以高纖維竹為主食,並演化壹些適應以竹為生的結構特點,如咬肌、齒冠齒突發達,前爪除有五趾外還演變出壹偽拇指組成對握結構以便於握竹。

大熊貓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手腳並用地收集、準備食物和進食。它們並不在乎它們在什麽地方——坐著、平躺、側倚——它們只是不停的剝竹竿,吃竹葉。大熊貓食物的99%都是竹子,有時候也可能是壹些野花,藤蔓,野草,蜂蜜,甚至是壹些肉。

大熊貓主食竹子,也嗜愛飲水,大多數大熊貓的家園都設在溪澗流水附近,就近便能暢飲清泉。大熊貓每天至少飲水壹次,有的地方雖然食物很豐富,缺了水,也難以找到大熊貓的身影。到了冬季,當高山流水被冰凍結以後,有的大熊貓也可能因為留戀自己家園的隱蔽條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長途跋涉,沿溝而下,到谷中去飲水,然後返回家園。

大熊貓取水總是求近舍遠,日復壹日地走出壹條明顯的飲水路徑。它們到了溪邊,以舔吸的方式飲水,若溪水結薄冰或被砂礫填沒,則用前掌將冰擊碎或用爪挖壹個大約25×20米的淺坑舔飲。大熊貓以竹類為主要食物,而竹類卻難以消化、吸收。由此,使大熊貓的能量攝入受到極大的限制,它的壹切活動都必須考慮到盡量多地攝入能量,盡量少地消耗能量。?

隨著氣候和食物分布的變化,大熊貓有垂直遷移習性,夏季上移高山、攆筍覓食,秋冬高山積雪則下移到中低山地區。?

大熊貓對竹類的消化利用率較低,食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短,因而采取大量進食、快速排出的方式,來獲得足夠能量以滿足其需求。根據不同季節大熊貓采食竹子部位的不同,其每天的采食量大致如下:竹筍23-40千克;竹葉10-18千克;竹稈17千克。大熊貓是壹種非常聰明的動物,這表現在它們優良的采食策略上。它們不但選擇區域內營養價值最好的竹子種類,而且還優先選擇營養價值最高的部位。采食的順序為竹筍,嫩竹,竹稈。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