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集團的市值為658億美元,寶馬集團為549億美元。仔細看看這份名單。在全球10強汽車廠商中,比亞迪以724億元排名第五,而成立僅6年的蔚來市值已經達到656543.8億美元,高於通用和寶馬集團。
雖然市值並不是判斷壹家汽車廠商絕對實力的唯壹標準,但本文主角寶馬可能開始扭轉堅持己見的局面。
蔚來是壹家新勢力汽車公司,小鵬是壹家新勢力汽車公司,甚至特斯拉也是壹家新勢力汽車公司。相對於傳統車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前面的這些車企都很年輕。
特別是電動車,目前還是比較新的。作為壹種並沒有完全取代燃油車的新型交通工具,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和新興車企對市場價值的碾壓,確實給傳統車企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豐田章男曾公開表示“特斯拉高估了自己4000億美元的價值,還不夠成熟,無法影響全球汽車的走向”,並將特斯拉比作壹個“菜譜”,而豐田就是“廚房”和“廚師”的關系。
豐田章男對電動汽車領域和特斯拉的看法,其實和大眾中國CEO之前不喜歡增程式電動技術,對這些以技術為主的新型車企並不完全認可的觀點類似。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10年創造的4000億美元市值還不夠震撼的話,投資者會從中國電動車品牌蔚來在紐交所上市兩年多後創造的650億美元市值中看到什麽價值呢?
這就把我們帶回了寶馬的話題。當別人都在討論電動汽車代表未來的時候,當馬斯克把電動汽車視為替代燃油汽車的改革者的時候,當奔馳奧迪大眾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研發專屬純電動平臺的時候,當大家都在為電動公司和電動汽車的發展爭論不休的時候,為什麽寶馬不為所動?
寶馬集團員工委員會負責人Manfred Schoch曾表示“只有借助自己的純電動平臺,才能充分發揮電動汽車的優勢”,並表示“為了在特斯拉和中國的新對手中取得領先優勢,電氣化平臺比集成架構更重要”。
在寶馬規劃的電氣化發展戰略中,能夠兼容內燃機和純電車的靈活集成架構最為重要。從寶馬的立場來看,現階段電動車不是市場主流,消費者對燃油車和電動車的選擇波動較大。打造全新的純電動平臺,意味著要花很多錢,需要重新開廠。
電動汽車還是壹個新的技術範疇。如果新工廠將耗資6543.8+0億歐元,電氣化市場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將面臨更大的投資風險。
因此,集成架構是寶馬目前優先考慮的結果。此前,寶馬5系PHEV等車型已經上市多年,寶馬i8和i3為寶馬的電氣化轉型奠定了基礎。但是純電動平臺開發資金的高投入使得整車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寶馬深知首款純電動車型i3註定是品牌的代表作。
相比之下,油電壹體化的結構更能滿足寶馬向電動化轉型的目標,尤其是在研發周期更短、生產線改造更容易、柔性生產成本更低方面。
因此,寶馬首款國產純電動SUV——iX3,是基於寶馬X3油改裝而成,也是寶馬繼i3之後推出的第二款純電動汽車,而中國iX3已於日前從鐵西新工廠發出,在大連港登上了前往海外市場的運輸船。
此外,寶馬近日發布了純電動i4的官圖,這也意味著i4與iX3壹樣搭載了第五代eDrive電驅動技術,即將與我們見面。
有趣的是,即使新i4是集成架構的產物,WLTP的標準續航也達到了600km,這樣看來,沒有純電動平臺的寶馬也能讓壹輛非純電動汽車擁有不錯的續航,這也讓寶馬進壹步認識到集成架構的發展潛力。
但相比iX3和i4繼承了燃油版強烈的“換油”風格,基於概念車iNEXT打造的iX堪稱寶馬在電動化方向的轉型。
這款采用全新數字架構的全新寶馬純電動汽車,也是首款采用5G技術的全新寶馬純電動汽車,帶來了600km的續航。定位中大型旗艦SUV,擊碎了寶馬過去對保守主義的堅持,全新的外觀和顛覆性的座艙設計,使其呈現出先進的數字化和未來性。
在智能化和網絡化的基礎上,寶馬iX也將成為最能看到寶馬電動產品未來的模板。所以相對於iX3首款國產電動車的身份和i4基於全新4系電化學的熟悉度,iX是寶馬最大改革的純電動產品。
然而,相比寶馬對壹體化架構的偏好及其在推動電動化方面的保守做法,大眾集團已經推出了MEB平臺,奧迪也將共享這壹平臺開發新車。Q4?E-tron將基於MEB電氣化平臺建造。
此外,奔馳還將依托全新的“EQ”矩陣,推出基於純電動EVA平臺的EQS旗艦純電動汽車,模塊化純電動MMA平臺也在研發中。
更不用說很多國產新高端品牌都走到了最後,初步建立了電動品牌之間的三角關系。它們比任何合資品牌的純電動產品都更受國人認可,特斯拉領先,接近壹款車型。3已經和所有對手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但據外媒稱,被視為轉型不徹底的寶馬似乎也看到了目前的困境,似乎已經放棄了只押註壹體化架構的電氣化發展戰略。據悉,寶馬已經決定研發全新的純電動平臺,將於2025年上市,並在匈牙利的新工廠投入使用。
對於寶馬來說,電動平臺的R&D效益在可預見的高成本投入中是較低的,但面對特斯拉的高歌猛進,當老對手積極踏入電動化,準備全力迎接挑戰的時候,他們所堅持的“兼容內燃機和電動汽車”的路線顯然並不具備最強的競爭優勢。
根據寶馬的計劃,2022年德國所有工廠將生產純電車,其中慕尼黑的工廠將於2021開始生產i4,並建立電動車和電池技術中心;丁格芬工廠將於2021年生產寶馬iX新車,雷根斯堡工廠將於2022年開始生產純電車。萊比錫工廠將繼續生產i3,之後將負責動力電池相關零部件的生產。
到2030年,寶馬計劃生產超過700萬輛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其中純電車將占三分之二的量。目前無論是iX3、i4還是iX,寶馬在電動化轉型的道路上顯然有著更長遠的目標,而最近發布的iX顯然是寶馬全新電動化平臺誕生前的門面招牌。
摘要
在競爭對手的壓力和國家政策的限制下,電氣化是大趨勢的事實早已毋庸置疑。在電動產品的全面轉型和布局中,有人先嘗到了甜頭,有人則行動遲緩,試圖追趕強大的整車制造產業鏈和資金儲備。誰也說不準誰會壹勞永逸地主導未來的電氣化格局。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