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後,賈思勰開始走上仕途。曾任列文縣(今山東臨淄)知府等職,所以到過山東、河南、河北等許多地方。所到之處,他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認真調查研究當地農業生產技術,虛心向壹些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農請教,積累了許多農業生產知識。
中年後回到家鄉,開始從事養羊、種莊稼等農業生產和放牧活動。在經營農牧業的過程中,他對農業生產也有切身體會。遇到問題,他經常去各地向有經驗的農民請教。
有壹次,賈思勰飼養的200多只羊因為飼料不足,不到壹年就餓死了。事後他想,下次我提前種20畝大豆,要準備好足夠的飼料。就這樣,他又養了壹群羊。但是過了壹段時間,更多的羊死了。原因是什麽?飼料少的羊會死。就在這時,有人告訴賈思勰,數百英裏外有壹位養羊專家,也許他能幫助他。賈思勰立即找到了老牧羊人,向他征求意見。老牧羊人在仔細詢問了賈思勰養羊的情況後,發現了羊的死因。原來,賈思勰隨手把飼料扔在羊圈裏,羊就踩在上面撒尿。羊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不肯吃這種飼料,就這樣餓死了。賈思勰在老牧羊人家裏住了很多天,仔細觀察老牧羊人的羊圈,從老牧羊人那裏學到了壹套豐富的養羊經驗。回去後我就按照這些養羊的方法,效果真的很好。
後來,賈思勰先後訪問了豫、冀、陜、魯等許多地方。每到壹處,賈思勰都虛心向當地有經驗的農民請教,學習他們多年來積累的寶貴生產經驗。比如牛羊要先踩有茅草的地,七月翻地後茅草就死了;成熟、純色的穗通常是首選的種子類型。把它們剪下來,高高地掛起來,直到第二年春天,莊稼就會長得很好。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氣候環境需要不同的作物品種。比如在風霜重的山區種植谷子,壹定要選擇莖稈粗壯的品種;在溫暖濕潤的低地種植谷子時,妳得選擇長勢旺盛、產量高的品種。賈思勰在探索和實踐中逐漸掌握了許多豐富的生產經驗。
為什麽賈思勰對農業生產經驗如此感興趣?因為他認識到農業生產與人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國家能不能強大,幾乎取決於君主是否重視農業生產。農業生產要發展,必須依靠提高政府官員和農民的科技水平。他親自進行農業生產活動,總結當時的經驗,研究前人的成果。北魏雍熙三年(534)至東魏武定二年(544)期間,他分析總結了許多古籍中積累的農業技術資料,查閱了老農取得的豐富經驗和自己的親身經歷,撰寫了壹部農業科技巨著《齊·姚敏書》。
《齊·姚敏書》是壹部傑作,因為它分為10卷,***92篇,110000字;其中正文約7萬字,註釋約4萬字。此外,該書前還有“序言”和“雜言”。在《序》中,賈思勰廣泛摘抄了賢明君主、賢明宰相、有識之士重視農業生產從而富國強兵的事例。《齊姚敏書》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包括各種作物、纖維作物、油料作物、染料作物、香料作物、綠肥作物、飼料作物等大田作物,還有水生植物、蔬菜、瓜果、實用木材等,甚至連養豬、養雞、制醬制醋等農副產品都有詳細的描述。可以說,《齊·姚敏書》是中國最早的農業百科全書,為我們研究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提供了極其真實詳實的史料。
《齊·姚敏疏》的內容和賈思勰的貢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述。
《齊·姚敏書》最大的成就是在中國第壹次形成了系統的農業科學理論,並對以實用為特征的農業範疇進行了合理的分類。在這本書中,賈思勰對當時的各種農作物,從最初的開荒和生產前的各種準備,到生產後的加工、釀造和利用,都進行了全面而詳細的描述。比如,對農作物進行分類;影響作物生長的各種因素分析;作物生長的各個階段都應該註意哪些問題?如何改善農作物的生長條件?怎樣才能提高作物適應環境的生長能力?同時,賈思勰在這本書中還論述了種植、林業和飼養各種動物的科學。應該說,《齊姚敏疏》內容極其豐富,結構極其嚴謹,論證有理有據,與實踐緊密結合。賈思勰提出的這些問題是農業科學要研究的主要方面。這些研究成果不僅促進了當時的農業生產,在今天也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齊書·姚敏》提出種子的質量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比如,書中記載了80多個品種的各種種子,並根據成熟度、株高、產量、品質、抗逆環境能力等多種特性進行分析比較。同時講解了如何保持種子的純度,播種前有哪些準備工作以及如何去做,以保證播下的種子能夠發育良好,長出健壯的幼苗。更重要的是,賈思勰看到了各種事物相互聯系的辯證規律,描述了環境在生物生存和生長中的作用,以及生物遺傳和變異的關系。論述了人工雜交、人工選擇和定向培育的育種原理。闡述了蔬菜、果樹、林木的扡插、壓條、嫁接等育苗方法和幼樹撫育技術。直到現在,我們仍然使用許多這些方法。
賈思勰做了大量的實地調查研究,總結出他生活和實踐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的氣候特點:“春滿風旱”。在《齊·姚敏書》中,對抗旱保墑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在書中,他還規範了耕、耙、拖(mo)等基本耕作方法,並將其與各種技術環節巧妙結合,從理論上闡述了其中的道理和意義。此外,他還提出通過輪作作物品種來恢復和提高土壤肥力,還出現了綠肥植物的種植和輪作套種的方式,並明確提出農業生產要因地制宜的原則。
齊姚敏舒在動物育種技術上向前邁進了壹大步。書中有六篇記載了牛、馬、雞、鵝等畜禽的飼養方法。這本書還描述了動物力量的使用,牲畜的飼養,以及如何正確地匹配男性和女性。書中還有48個獸醫處方,涉及外科、內傳染病、寄生蟲病等多種疾病。提出了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註意衛生、積極配合疾病防治等措施,有些措施至今仍在采用。
農產品的加工、釀造、烹調和貯藏技術也是《齊姚敏書》中涉及的內容之壹。從書中記載的酒、醋、醬、糖漿的生產過程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對微生物在生物釀造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了壹定的認識和實踐經驗。書中記載的蔬菜保鮮方法在中國北方仍在使用。
《齊姚敏書》也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其中記載了許多關於植物生長發育的觀測資料和相關的農業技術。比如書上說辣椒不耐寒,屬於暖季作物,越冬時要包裹。最難能可貴的是,書中描述了果樹花期在園內翻草、產糞、防霜的重要經驗。書上說,如果雨過天晴,西北風降溫,那晚肯定有霜凍。根據這個經驗,人們可以提前做好預防準備,避免損失。
值得壹提的是,賈思勰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科技和經濟效益的綜合分析。當時,他能夠在書中將科學技術與農業生產結合起來,並根據壹定的理論和科學原理描述多樣化的管理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增加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
《齊·姚敏書》是壹部總結中國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優秀著作,是壹部具有很高科學價值的“農業百科全書”。農業史家稱贊該書使中國農學第壹次形成了精耕細作的完整結構體系。經濟史學家認為,該書也是封建地主經濟管理的指南,為增加經濟效益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和途徑。另壹位食品歷史學家認為,該書在農產品加工、釀造、烹飪、果蔬貯藏等方面也給出了很好的技巧和方法。
賈思勰的《齊姚敏書》能得到各界史家的高度評價,其成功與他認真細致的治學態度是分不開的。他非常重視吸收前人的經驗。在《齊·姚敏書》中,他引用了one hundred and fifty或六十種古書。這些古籍中有許多已經失傳,但多虧了賈思勰,其中壹些被提取了出來。比如西漢的《氾勝之書》、《四人月令》等許多農業著作。盡管賈思勰非常重視前人的經驗,但他並不迷信古書。例如,《氾勝之書》說谷子應該稀植。但賈思勰通過親身實踐發現,如果樹木密植,雖然長得更小,但紋路勻稱飽滿,米色更白,比稀植要好。所以在《齊·姚敏疏》中,他糾正了《氾勝之疏》中的說法。
賈思勰不僅吸收了書本的精華,而且親自參加農業勞動,積極向群眾學習,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從而獲得了大量準確的第壹手資料。所以書中很多知識的描述還是相當準確的,沒有親身實踐是不可能做到這壹點的。
賈思勰嚴謹的學術態度值得稱道,這與當時追求名利、崇尚空談的風格大相徑庭。在《齊·姚敏書》中,賈思勰表達了他拯救世界、要求改革的政治態度。他認為只有先發展農業,國家才能富裕起來。他看不起那些整天吃喝玩樂,不問百姓疾苦的達官貴人。賈思勰很有遠見。在他看來,如果人民的基本生活不能得到保障,人民吃不飽穿不暖,日積月累,達到極端肯定會引起人民的不滿,國家也很難維持穩定的局面。
還有壹點特別值得壹提的是,賈思勰不僅註意總結漢族人民的生產經驗,而且註意學習和吸收壹切兄弟民族的先進生產經驗。比如書中很多關於畜牧業的好方法都是從兄弟倆那裏學來的。
《齊·姚敏書》因其內容廣泛、描寫豐富、內容詳盡,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早在日本寬平時期(889-897),藤原就對世界進行了估計,並編制了《日本書目》,其中包括《齊·姚敏書》。歐洲學者也用英語和德語翻譯出版了《齊·姚敏書》。
總之,賈思勰本人尊重勞動,尊重勞動人民,具有壹定的遠見卓識,能夠把富國的基礎放在農業上,這是非常可貴的真知灼見。他知識也很豐富,熟悉各種知識和技術,把實踐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不僅靠白日做夢,還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這些優秀品質在他的著作《齊·姚敏書》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齊姚敏書》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為保存這壹寶貴經驗,促進中國古代農業生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賈思勰的《齊·姚敏書》是壹部不朽的農學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