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電視紀錄片《中國壹絕》拍攝的紙包雞,香、鮮、嫩、美,制作工藝獨特,享譽海內外。有酸甜酥脆的“神仙碗”,有螺螄雞湯,有船粥,有冰泉滴豆漿,有甲魚糊,天下無雙。
今天,就讓邊肖帶妳體驗舌尖上的五洲吧!
五洲紙包雞以純正的三黃雞為原料,切塊調味,用玉扣紙包裹,用花生油炸制而成。故香、嫩、甜,制作工藝獨特,馳名中外。吃的時候鮮嫩滑嫩,原汁原味,醇厚不膩。入口甜滑,甜軟,吃後齒頰留香。是地道的梧州菜。周末和親朋好友壹起去美美吃壹頓吧~
仙碗是梧州菜場的壹朵奇葩,又名邊爐。將白醋、紅糖、生姜倒入陶碗中,放在炭爐上煮,做成湯。水燒開後。將準備好的肉放入碗中燙熟,形成酸甜爽脆的韻味,使其感覺很高,故名“神仙碗”。親愛的,妳嘗過嗎?
蝸牛雞湯
五洲螺螄雞煲以三黃雞配螺螄,其他配料如竹筍、芹菜等,鮮香麻辣。雞肉還很嫩,看起來很誘人。壹邊吃雞壹邊呷螺螄,螺螄是大肉肥美,好吃,調料搭配。這個組合,各位朋友,到了梧州真的是不容錯過~
梧州白切鴨
梧州白切鴨蒼梧縣大坡河埠白切鴨選用當地的稻田,皮厚肉嫩,香氣誘人,沒有鴨子的騷味!先用若幹豬骨熬湯,待熬湯出香味時,在湯中加鹽,將殺死的鴨子用溫火浸泡在湯中,待鴨子腿部肌肉開始收縮時撈起。壹鍋湯可以煮好幾次,夾起的鴨肉很香,沒有油膩感。
上塘米線
梧州上塘米粉從民國開始就享譽粵港。“上湯合粉”,顧名思義,就是以上湯為基礎的。湯是用甜雞湯和豬骨做的。這聽起來可能很簡單,但每個廚師和商店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秘方。“上塘河粉”的配菜也是褒義。牛腩、紅燒肉、叉燒、牛肚、豬蹄、腐竹都讓人垂涎三尺~
京南米粉
蒼梧縣京南米粉由當地優質大米和獅山礦泉水精制而成。色澤白亮,柔韌耐煮,嫩滑爽口。梧州人喜歡用鮮肉、鮮蝦、香菇、青菜等佐料烹制京南米粉,煮成熱氣騰騰的甜面湯或米粉湯,或炒粉。時令冬季,梧州人還會在以羊肉、雞肉為湯底的火鍋中加入京南米粉,吃起來最滿足。
梧州豆腐渣
梧州豆腐渣又稱黴變豆腐腦,優於豆腐渣表面生長的粉紅色黴菌。炒後非常爽口,有獨特的香味,被港澳同胞稱為“廣西豬肝”。因為豆腐渣有其特定的生長條件,是梧州特有的食物。炸豆腐渣前把這層黴菌洗掉,切成塊和各種食材壹起煮,花樣多種多樣!去梧州要嘗嘗豆腐渣~
蒙山肉丸
蒙山丸子,又名肉丸,是梧州蒙山縣特有的傳統美食。取自蒙山雜交豬,皮薄肉嫩,風味獨特,香脆可口,深受人們喜愛。蒙山丸子可以做成各種美食,是蒙山人宴請的必備菜譜。常被做成“香菇丸子湯”、“紫菜丸子湯”、“雞雜丸子湯”、“三絲丸子湯”。邊肖看起來很嫉妒~父母在哪裏?
傳統船粥
傳統船粥是梧州的名吃,梧州人喝粥既講究又傳統。船粥是用米粥配叉燒、魚片、魷魚須、浮皮、海蜇、雞蛋絲、炸花生米、酥脆等。,加適量蔥花、香菜、姜絲。味道鮮美,爽滑可口。吃完讓人垂涎三尺,口中留香!親愛的~有機會記得帶著壹碗熱氣騰騰的船粥來梧州哦~
鷹嘴龜和土茯苓與中藥有什麽關系
梧州龜苓膏是梧州的特產,是中國民族地理的標誌性產品。它是梧州壹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藥膳。相傳,它原本是清朝皇帝的珍貴藥材。它主要由鷹嘴豆和土茯苓制成,然後用生地等藥物精制而成。其性溫和,有清熱利濕、滋陰補腎、養顏提神之功效,故為兩廣及東南亞壹帶人民所喜愛,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