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壹定會想到粽子。揚州的粽子自古以來就很有名,和嘉興的粽子不壹樣。嘉興的粽子軟糯可口,揚州的粽子緊實有嚼勁,跟揚州人做粽子的手藝有關。揚州人包的餃子有鮮肉、香腸、紅豆、蠶豆等。,形狀有斧形餃子、腳形餃子、三角形餃子等等。我也最喜歡媽媽包的粽子。緊實有嚼勁,越吃越香。很抱歉,我現在還不能包粽子。也許我早該回答那句話:勤快的媽媽生懶的女兒。其實不是我懶。只是我媽在十壹歲的時候就失去了外婆。我媽從小什麽都幹。有了我和弟弟之後,她從來不想讓我們做什麽。這是她母親過去常做的事...除了粽子,揚州還有壹種獨特的端午節食品——綠豆糕。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這種蛋糕。反正端午節回娘家,壹定要帶綠豆糕當禮物。吃在嘴裏又甜又香,媽媽也愛吃。嘻嘻,我也喜歡...揚州人的午宴菜單裏壹定要有十二紅,這也意味著壹年中的十二個月,月月紅紅火火:燒雞、紅燒肉、剁碎老鵝、烤黃魚、炸長魚、炸蝦仁、炒莧菜、炒蠶豆瓣、拌黃瓜、拌涼粉、鹹鴨蛋...
揚州端午習俗:端午飲酒;
端午節也少不了喝雄黃酒。將雄黃、朱砂、大蒜、生姜浸泡在雄黃酒中,在端午節時暴曬。中午用艾普把種子蘸上雄黃酒,撒在室內外的各個角落進行消毒。家人在“午後”喝雄黃酒。因為雄黃只在端午節的中午使用,所以揚州人有壹句話:“過了中午就不賣雄黃了”,以示時代變了。如果妳看過白蛇變身,就知道白娘子是因為喝了雄黃酒才露出真面目的。
揚州端午習俗:端午穿
孩子要掛“百索子”端午節的淩晨,大人會給孩子掛百索子,以為這樣可以辟邪。據說小孩穿五色線可以避免蛇和蠍子的傷害;因此,兒童可以安全和健康。除了“百索子”,還有“鴨蛋筐”,也是用五色絲線編成裝鴨蛋的筐,掛在胸前。甚至還有煮過的蠶豆,串成珠子,也是用來掛的。為了辟邪,孩子們要穿上老虎兜和老虎鞋。記得小時候,端午節剛起床。我媽會幫我們在手腕上系上紅色的絲線,在腳踝上系上五顏六色的絲線,然後給我們掛上鴨蛋筐,裏面裝著壹個雞蛋壹個鴨蛋,然後高高興興的去上學。我覺得妳的絲線在孩子中很漂亮,妳看我的鴨蛋筐很迷人。大家互相比較,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