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從化豐源古村的歷史典故(二)

從化豐源古村的歷史典故(二)

這篇文章是關於豐原古村的弄堂和祠堂的:

從化豐源古村規劃嚴謹。* * *南北縱向十余條車道,每條車道自成體系,東西無交流。從西到東,十余條巷分別命名為和豐裏、寧樂裏、松樹裏、李元龍、李嗣源、福壽裏、太和裏、九屋地、上馬石、中心巷、何銘巷、安福裏。

其中,和豐裏、寧樂裏位於豐源古村門樓西側,屬於宋末建村之初設立的古鄉(寧樂裏古稱樂寧鄉,是宋代就存在的從化的壹個地名)。豐原古村門樓東側的十條巷,多為明清時期修建的村巷。

根據歷史記載和村民口述,豐原古村共有7個祠堂,從西到東依次為石天公祠、雲林公祠、銀翹公祠(現已消失)、靜恩公祠(庚寅公祠)、雲路公祠、朱越公祠和渤海大祠堂。它是從化所有村落中最早、建造最多的祠堂。

豐源村的祠堂大多是歇息在山頂的官式祠堂。這些祠堂是歐陽家族成員參加科舉考試回國做官修建的。村內有壹座金石牌坊(位於朱越公祠)和壹對旗桿夾(位於雲林公祠前)。據村民回憶,解放前後有近十對各種名利雙收的旗桿,後來陸續消失。

這些祠堂都是三向布局,入口處有花崗巖石階,祠堂的屋檐上有木雕。木塊較寬,木雕較細,變化多樣。特別是人物的故事都刻畫在祠堂的屋檐上,比如最獨特的古代戲劇場景,而且很多。各種嶺南風情畫,雕工壹氣呵成!門樓上刻著各個祠堂的名字,左右兩邊是祠堂本身的對聯。第壹個入口的兩側是廂房、天井和活動場所。二進是中央大廳,是人們舉行祭祀儀式或討論會議的地方。殿宇宏偉,庭院寬敞,橫梁精雕細刻,殿內各種木雕栩栩如生,精美絕倫,是精美的木雕。三晉殿後面是宗族親屬供奉的祖宗牌位,是各種重點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每個大廳屋頂的瓷磚屋脊,兩邊的魚灰色塑料,既是建築的象征,也有防雷的作用。

讓我們進壹步了解古村落中的祠堂。

1.渤海大宗祠:位於豐原古村門樓東側,榕樹頭附近,鶴鳴裏(巷)和安富裏(巷)之間,是壹座三進式的官式宗祠,倚在山頂上。它建於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間。這座祠堂壹直是供奉村裏始祖至七祖的祠堂,也是明清、民國初年豐原古村歐陽人舉行冬祭的地方。20世紀70年代初,第壹入口和第二入口被拆除,現在只剩下第三入口的壹部分。

(1)大祠堂冬祭:每年冬天的至日,都會按照農村的慣例舉行祭祖儀式。所有年滿60歲的老人,在科舉考試中壹舉成名的中國新貴,出國退休做官的農村聖賢,民國後畢業的中學生和嘉寶農村的領導都聚集在渤海的大祠堂裏。冬節也成了彜族人衣裝返鄉的風景之壹。按輩分和年資的順序排好隊,由新科或畢業生做主祭,念悼詞。跪拜大禮,* * *舉杯,共贏,美餐壹頓,比過年還豐盛。

?(2)渤海大宗祠冬祭:

節奏應該是黃忠雲和葉聖歌頻繁的打法。

美白澄翔宇票竇唯大聚鑫

序示穆亂,* * *慶珠聯璧合。

歲時祭祀祖先的雅蘇勇蘇仙寺木本水源

2.朱越祠:位於渤海大宗祠西側,中央巷與上馬石(巷)之間,是壹座三進式、官式、山頂歇息的明代祠堂(建於1396,明朝洪武年間,但當時朱越才24歲。具體建廟年份還有待考證)。祠堂主要是供奉該村的第八位祖先嶽的。

歐陽中輝,原名,後號公。據說李民標曾為朱越公祠的橫碑題詞(因此,朱越公祠真正的修建時間肯定可能是李民標去世前1581年)。嶽(1372-1427),56歲,生有八子三女。這八個兒子分別是:祖童(石田)、黃祖(不知道太陽巨光組成的繁體字是不是“黃”,嶽西)、祖昌(松軒)、祖奎(谷音)、祖明(義安)、山平(松溪)、祖秀(東西)、山昌。大女兒嫁給了馬村的,二女兒嫁給了鄧村的鄧玉。

歐陽進,明代萬歷年間(1586)徐兵人,嶽的玄孫,石田公的曾孫。起初是福建莆田縣知府兼官員,擔任欽差大臣,陪同皇後到南海神廟祭神。朱越公祠至今還保留著歐陽金枝的金石牌坊。

歐陽詢,歐陽進的哥哥,也是嶽的曾孫,石田公的孫子。隆慶在明朝已經四年了,他被選到了國子監。1569年進貢,光鮮主簿,南昌府經驗豐富(管文書)。

3.雲路公祠:位於朱越公祠的西面,上馬石(巷)和九五地(巷)之間,是壹座三進的官式祠堂,建於明代。這座祠堂主要供奉的是村裏的八祖雲路公,現在是豐原古村中式婚宴和宴請老人的主要場地。祠堂前的廣場也是逢年過節豐源村扔彩門民俗活動的場地。

歐陽遠光,名雲路,字亮,後人稱雲路公。這個男的(1362-1428)67歲去世,生了七個兒子:祖昊、祖恒、祖智、祖昌、祖謙、祖辛、祖赫。歐陽佐,雲祿公之孫,之三子,明成化乙酉年(1465)舉人。曾士彬是個同知(五年級),後來又被調到廣西鐘君和都司(驗管文書)。因此,雲路寺真正的修建時間可能在1465左右。歐陽雷(1892-1967),民國名人,雲路公直系後裔。

在雲路寺前,有幾對代表高中名氣的旗桿夾。目前祠堂內還鑲嵌著清同治七年(1868)重修祠堂的碑文。

4.靜恩公祠(庚寅公祠):位於雲路公祠以西,舊宅(巷)與太和巷之間,是壹座建於明代的三進官式祠堂(建立年份有待考證)。這座祠堂主要供奉的是村裏的第九任始祖庚寅公。它最初是庚寅公廟,後來改名為金根公廟。寺廟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石柱和墻壁有傾斜的危險。

歐陽祖辛,號庚因,是雲祿公之子,成化乙酉年舉人歐陽佐之父。因此,靜恩寺真正的修建時間可能在1465左右。

5.雲林公祠:位於靜恩公祠西側,松樹裏(巷)和李元龍(巷)之間,距離豐原古村門樓最近。它是壹座三進式、官式祠堂,建於明代(建立年份尚待考證),門前至今還留有壹對旗桿夾。祠堂主要供奉的是村裏的第八祖雲林公。雲林寺長約80米,寬約30米,總面積2268平方米。是廣州罕見的祠堂,也是從化最大的祠堂。明清乃至解放前後,祠堂多作為私塾和鄉村學校使用。

歐陽瑞光,名雲林,後稱雲林公。雲林公(1366—1440)去世,享年七十五歲。他生了七個兒子,救了五個兒子:祖順、祖申、祖厚、祖居、祖華(祖吉、祖高,次子早逝)。再生壹個女兒,嫁給哈巴塔李紅。

歐陽晃,歐陽輝父子。歐陽晃之子歐陽輝,明朝萬歷年間被封為庚子,即1600年舉人。歷任何琳縣南靖刑部主任、香河縣縣長、歐陽靖韋錦益巡撫(何琳縣後改名和縣,今廣西賀州市河街鎮)。大司寇忠義殿謚號。歐陽晃是雲林公爵的第五子——九祖歐陽祖華(號。董璇)。明代給先賢們寫了壹封推薦信(鄉賢推薦,鄉賢評選),說自己是1570年的舉人,回安縣教於、南靖縣為兒子(歐陽輝)建功,被授予先進承德郎(待遇為七品)。

綜上所述,雲林寺大概建於1570或1600左右。

6.石天公祠:位於雲林公祠和豐源古村門樓西側,鶴峰裏(巷)和寧樂裏(巷)之間。它建於明朝(建於哪壹年還有待考證)。神社主要供奉的是九世始祖石田公。

歐陽祖同(沒有。石田),朱越的第八位祖先歐陽諸光的長子,生卒年不詳,從1390到1460不等。明萬歷年間進士歐陽進(1586),明年間進貢人歐陽詢(1569),為石田公之孫。

在漫長的歲月中,豐原古村以門樓、弄堂建築、祠堂建築為依托,逐漸形成了從化最豐富的農村楹聯文化。我們會陸續給妳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