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到幼兒園上學或放學的時候,采訪壹下家長和小朋友,問壹下自己關心的問題。
我家小朋友的幼兒園壹開始還好,是個老奶奶園長,老師和助工都能把心思放在小朋友身上。但中班的時候換了個園長,新園長為了評優,大搞硬件建設和績效建設,把老師弄得精疲力盡,把精力都放在門面功夫上,小朋友都被忽略了。此其壹。
另壹個,由於我家小朋友比較早慧,上課的時候根本坐不住(課程太簡單太低幼),於是就被老師另眼看待,認為他是壹個不乖的孩子,動員全部小朋友孤立他。小朋友間有沖突時,也偏向其他小朋友。此其二。
還有壹個就是我兒子他精力比較過剩,幼兒園安排的午休時間太長,他根本沒辦法躺在那裏躺兩小時。原來跟老師協助了允許他自己單獨在閱讀區安靜地看書,他也做到了。但新換的老師要強制壹刀切,不準停留在閱讀區,必須都躺下(可能跟幼兒園評優有關),於是起沖突。此其三。
最後壹個就是幼兒園的零食和課間餐問題。我兒子在整個中班年度都沒長身高,後來回想起才發現,幼兒園的零食和課間餐太頻繁,所安排的食物沒有什麽營養(搭配不科學)。接回家後調整好食譜,才恢復了每年7厘米的增長速度。這是讓我覺得最痛心的壹點。壹年的身高增長黃金時間就這樣被耽誤了。
綜合考慮之下,中班下學期沒結束就沒去幼兒園了,接回家自己管。像上面這些細節都是軟件問題,不是硬件問題,這跟園長的辦行方針有極大的關系。入園之前需要仔細了解。有些幼兒園喜歡有紀律的小朋友,那麽對於那些好動和聰明的孩子可能就沒有那麽友好了。這些都要事先了解評估的。至於玩樂場所,閱讀場所等,沒有什麽太大的差別,不是重點。
我認為幼兒園有兩個目的:
1、讓孩子學會過集體生活。學會交朋友,學會處理沖突。
2、托管孩子,解放大人的時間。
想清楚自己對幼兒的期望和需求,然後才好評估和選擇。另外壹定要和自己的小朋友建立好溝通方式,每天能從小朋友嘴裏了解他在幼兒園的待遇,能提早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