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生性好吃醋,那麽我先恭喜妳壹下:妳已經具備吃英吉拉的基本條件了。埃塞當地的主食跟醋兌過水的味道差不離,它的名稱叫做“英吉拉(Injera)”,第壹次聽到這名字的時候,竟莫名其妙想到了英吉利海峽。這是壹種用當地苔麩粉或是大麥粉做成的糊經發酵後,在平底鍋裏烙烤而成的壹種酸酸的灰色軟餅子。
我常看到當地人在做英吉拉。那些發酵後顯得粘稠的糊狀物看上去就跟和上水的水泥壹樣,舀壹瓢倒在專門的大電烙鍋上,抹平抹勻,再蓋上蓋子烤好就行了。做好的英吉拉有印度飛餅那麽大,貼鍋的壹面看上去比較光滑,另壹面看上去則如蜂窩狀,壹般壹大塑料水桶可以做好幾十個出來,夠多子女的埃塞家庭吃上好幾天。
按傳統吃法,英吉拉是擺放在壹只用蘆葦編成的大簍子上,壹家人或是幾個人圍著它用手抓來吃,那種感覺頗有些新疆人吃手抓羊肉的味道。
當地人中晚餐幾乎都吃英吉拉,就像中國人愛大米。吃時用手撕下壹小塊英吉拉,再用它抓起壹些辣醬或是“瓦特(wot)”“菲特菲特”塞進嘴裏就行了,後兩者是菜肴,以雞肉、羊肉或牛肉為主要原料燉煮而成,“瓦特(wot)”主要加入辣椒和咖喱粉,“菲特菲特”主要加了辣椒、奶油和其它香料。
壹般而言,“瓦特”的好壞依據家庭經濟而定,條件不太好的人家吃英吉拉所用的“瓦特”是壹種用土豆、洋蔥或是蕃茄加很多的辣椒粉做成的醬,條件好壹些的所用的“瓦特”可以是Chicken sauce或是用洋蔥炒得香香的牛肉羊肉等,等級不同的飯店所制作的“瓦特”味道亦有很大差別。
覺得最殘酷的壹種吃法是將現宰殺的鮮嫩牛肉,搗碎後再拌上適合自己口味的佐料,裹在英吉拉裏吃。埃塞人愛吃剛宰殺的新鮮牛肉,30比爾壹公斤。招待客人時,女主人喜歡將生牛肉壹片壹片餵進客人嘴裏,壹直到滿意為止,認為這樣才算是真誠的待客之道。
市場上有壹些出售英吉拉的小攤,價格是1比爾壹張。看上去並不是很衛生,如果妳真想要吃英吉拉,建議去那些裝修高檔壹些的飯店,以免腸胃被折騰個不休。
我來埃塞的19個月裏,只吃過五六次英吉拉,每次也僅是象征性地嘗幾口。屬於可吃卻並不眷念它的那種人,至於妳習不習慣吃它,就買瓶白醋兌水喝喝試壹下。嘻嘻,開個玩笑,其實,有些做工配料比較好的英吉拉味道還不錯啦。聽人說起過吃英吉拉的感受,那就是:吃第壹次時不怎麽習慣,第二次感覺會好壹些,第三次,第四次,第N次,就會覺得它越來越好吃。
至於妳的感覺如何,等妳來埃塞後試試就知道了。
埃塞的肉類菜蔬
當然如果不習慣吃英吉拉,就只好自己動手做或是上中餐館啦。不過,中餐館只開設在首都亞的斯,有10多家的樣子。也就是說,如果妳沒有在首都,想吃中餐,就只能自己動手做。
埃塞是壹個牛羊成群的國家,它們可以在公路上隨意逛蕩,車子也得繞開而行,所以買到牛羊肉並不難,齋月除外,牛肉價位30比爾壹公斤,羊妳可以花200比爾左右買整只,賣羊人會來住處幫妳處理,就怕妳受不了羊膻味,不過,煮羊肉時在裏面放上幾截甘蔗可以去腥。買豬肉很難,價格自然不菲,超市裏標出的價格是50比爾壹公斤。另外還可以買到雞,現在雞的價格是40比爾壹只。魚的價格各個地方不壹樣,比如阿瓦薩就要便宜壹些,壹條快及人高的大魚售價40比爾,當然,壹般也不會買這麽大的魚來吃。如果在水庫邊上,10比爾可以買到5公斤的非洲鯽魚。
當然魚最好整條買來自己剖,當地人剖好來賣的魚只有魚腹和魚背兩片肉,妳還得每條再加1比爾的加工費。如果妳剛好有釣魚的雅興,周末拿根魚竿在湖邊坐上個半天,就可以吃到免費的新鮮魚了。
最有營養的莫過於雞蛋,是那種純粹的土雞蛋,跟國內的雞蛋相比要小得多,運氣好時,可以碰到幾個稍微大壹點的。價位是20比爾30個。為了保證身體所需的營養,可以多吃壹些。
埃塞常有的菜蔬只有蕃茄、洋蔥、土豆、花生、卷心菜、胡蘿蔔和姜蒜。若在首都,買菜不是問題,可以在超市或是中國餐館裏買到壹些市場上不常有的蔬菜,如茄子、菠菜、花菜、四季豆等等,價格雖貴壹些但看在時鮮的份上盡可以碰到就買哦。首都之外,也就只能買到前面提及的很普通的幾樣菜,壹公斤2~4比爾不等。在阿爾巴門奇的小雜貨店裏偶爾會淘到壹些四季豆、倭瓜,還有壹種紅得實在有些過分的蘿蔔。
為了增進營養,可以買壹些豆類谷物來吃。比如黃豆加些紅辣椒可以用來燜牛肉,各類谷物可以讓當地人加工成粉,加水熬成糊拌入奶粉來喝,後者可以當營養早餐,再加壹兩塊面包,整個上午就不會肚餓了。
壹年中翻來覆去就吃這幾種菜,視覺和味覺上難免會出現“疲勞”,那就只得在烹煮蒸炒及搭配上多下些功夫,所以在出國前應在網上多搜索壹些關於做這些菜菜的方法。當然,在以後的菜譜系列中我也會給大家展示壹些自己平時做的菜菜,到時請大有多提寶貴意見啦。
埃塞的其它食物
除了主食英吉拉和用僅用的菜蔬做出來的中國菜外,還可以有其它的選擇:
這裏有意大利面條(PASTA),壹種跟國內的米線或者做酸辣粉的粉差不多,白色,越煮它會膨脹得越粗;壹種就是常見的通心粉。
在餐館裏,這種PASTA可以澆上蕃茄汁或者肉汁來吃,另外,在北方巴哈達爾壹帶,會有炒PASTA,就我個人品嘗來說,炒PASTA還將就,其它的味道並不怎麽樣,加上很多餐館裏都有蒼蠅,加上價格壹般都在12比爾到15比爾壹盤,偏貴,所以還是買PASTA來自己燒吧。
做法很簡單,煮好再加上自己帶的老幹媽或是炒的菜菜在上面拌著吃。方便面在當地也買得到,但跟國內幹脆面差不多份量小小的壹袋也得花3比爾,雖味道根本不及妳以前所吃的,偶爾買來還是可以換換口味的。
另外,還可以買當地的面粉自制壹些油餅,有機會再向各位展示壹下自己日漸增長的廚藝吧。
當然,妳想要偷懶,就只有吃面包了。但凡壹般小店都有面包賣,1比爾壹個,但味道自然不及國內那些散發著奶香味的各式面包。印象中在埃塞吃過的最美味的面包是在索多,那裏的面包都是烤出來的,外面的壹層吃起來特別的香。不過,蠻想念國內的面包的,想當年,每次去家樂福超市時,都會買只那種價廉物美的墨西哥大面包,可現在只有想的份份。
各地也會有壹些咖啡店裏出售各式糕點,但不知是面粉的原因還是加工的原因,反正那些糕點吃起來不太精細,制作的口味上也比較單壹,但說句大實話,糕點比那些面包要好吃多了。
關於打牙祭換口味,工作在亞的斯的朋友,可以去那裏的各種中國餐館,或者韓國餐館,或者其它國家風味的餐館,只要有。但工作在首都之外的朋友,去當地的餐館就只能吃烤肉煎蛋面條英吉拉了。去壹些針對外國遊客的餐館也只能吃西餐,這些都不會是合乎自己胃口的東西。
要記住的壹點是,由於我們並不熟悉當地菜單,點的食物中很多都配有英吉拉,如果妳吃不慣英吉拉,妳可以叫侍者把英吉拉換成米飯或者是面包,千萬別因為懶於開口或羞於啟齒而委屈自己的胃噢。
別認為在埃塞消費會很便宜,壹般在外面吃飯都比較貴,可供選擇的菜式又少,建議還是勤快壹些自己做吧,既提升了廚藝又滿足了胃口,何樂不為呢?
備註:1美元≈10.6比爾,。如果在首都的黑市上兌換,會比這個比率要高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