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藥。根據舒張壓的高低,分為輕、中、重度高血壓。
輕度:舒張壓12.0 ~ 13.8千帕(90 ~ 104毫米汞柱);中度:舒張壓13.9 ~ 15.2千帕(105 ~ 114毫米汞柱);嚴重程度:舒張壓大於15.3千帕(115毫米汞柱)。根據高血壓的程度和對治療的反應,階梯治療在國內外已被廣泛接受。
第壹步:適用於輕中度高血壓。利尿劑是首選,噻嗪類利尿劑有積極的降壓作用。但氫氯噻嗪、呋塞米(呋塞米)等缺鉀利尿劑易引起缺鉀,螺內酯、氨苯蝶啶等保鉀利尿劑易引起血鉀偏高,有腎功能不全時不宜使用。
第二步:利尿劑加β受體阻滯劑如鹽酸普萘洛爾或交感神經阻滯劑如利血平、可樂寧或甲基多巴,或鈣拮抗劑如硝苯地平。但鹽酸普萘洛爾可延長和抑制低血糖,促進心力衰竭,升高甘油三酯,引起哮喘,故不適用於糖尿病和高血壓。利血平易引起老年人抑郁,很少使用;常用可樂定和硝苯地平。此外,甲基多巴可引起陽痿,糖尿病自主神經系統紊亂時慎用或禁用。
第三步:加入擴血管藥肼屈嗪、哌唑嗪或卡托普利。哌唑嗪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故糖尿病合並體位性低血壓禁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卡托普利是壹種強效降壓藥物,起效快,降壓效果滿意。平時的劑量是每天25 ~ 100 mg,腎功能不全只需要12.5mg,壹天三次。
第四步:擴血管藥米諾地爾或卡托普利。
總之,長期使用利尿劑降壓容易出現低鉀血癥和高尿酸血癥,並影響糖脂代謝;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素阻滯劑易引起陽痿、抑郁和體位性低血壓;β受體阻滯劑可延長和抑制低血糖,幹擾糖脂代謝,促進哮喘和心力衰竭,故糖尿病性高血壓時不宜使用上述降壓藥。鈣拮抗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是臨床上常用的藥物。鈣拮抗劑副作用少,但可能因血管擴張引起頭痛和面部潮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可使血清鉀和肌酐升高,臨床應用應引起重視。
目前有壹些鈣拮抗劑,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絡活西),每日壹次,每次5 ~ 10mg;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也有緩釋片,如鹽酸貝那普利(洛汀新),每日10mg,療效好,副作用明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