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辦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子的形狀和品種很多,有正三角形、正四邊形、尖三角形、正方形、長條形等。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
2.雄黃酒
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在長江流域非常流行。用磨成粉末的雄黃釀造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用作解毒劑和殺蟲劑。所以古人認為雄黃可以抑制蛇、蠍子等害蟲。“善能殺諸毒,除諸惡,治諸毒。人仰馬翻,虎狼蹲伏山中,諸毒入川水避之。”
3.黃武
江浙壹帶有端午節吃“黃武”的習俗。黃武指的是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壹般用普通黃酒代替雄黃酒)。還有其他說法,鹹鴨蛋可以用黃豆代替。農歷五月,江南人稱之為五月黃月。
4.做蛋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的盛大節日。這壹天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是香餅。打糕就是把艾蒿和糯米放在壹個用單根木頭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頭敲打。這種食物具有民族特色,能增添節日氣氛。
5.油炸堆
在福建南部,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也被稱為“五月節”。閩南民間的“五月節”除了包粽子、賽龍舟等傳統習俗外,還保留著壹系列獨特的習俗。
例如,在福建晉江,端午節的傳統民俗包括包粽子、賽龍舟、抓鴨子等民俗活動。端午節,家家戶戶還保留著吃“炒樁”的傳統習俗。煎是將面粉、米粉或紅薯粉與其他配料混合成稠糊狀,放入油鍋中煎成大塊。
相傳古代,端午節前是閩南的雨季,雨連綿不斷。人們說上帝紮了壹個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炒樁”雨就停了。人們說天補了,這種飲食習俗由此而來。
百度百科-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