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求法,藏語叫“Mauram”。從正月初三晚上到正月十七,歷時15天。在此期間,拉蔔楞寺的所有僧人每天都要念經六次,其中第四次是專門用來祈禱的,祈禱佛教永遠在,祈禱世界和平等等。正月初八舉行“放生”,把準備好的馬、牛、羊灑上清水,耳朵上系上絲帶,然後放生。不允許任何人獵殺任何被放生的馬、牛、羊。正月十三,舉行“光明佛”,在王宓對面的山腳下的曬佛臺上,陳列著數十尊刺繡佛像。僧人誦經沐浴,人群肅然起敬,場面宏大。法國舞會於14日舉行。15日晚,黃油雕塑舉行燈會。大井堂周圍陳列著各大專院校僧人制作的酥油雕塑,並供奉酥油燈,使酥油雕塑更加光彩奪目。展後互相比較競爭,排名。16日“轉彌勒佛”,僧侶們擡著彌勒佛,在樂隊的陪同下繞著寺廟走壹圈,以示彌勒佛將來要治理天下。正月16日正式結束,費用由拉蔔楞寺所屬的23個部落輪流承擔。
二月Fa會議。從2月4日到8日,在此期間,第五天紀念第壹個jamyang的死亡,這被稱為“它的美麗時刻”。二月初八,有壹個“亮寶會”。數百名僧侶帶著寺廟裏的珍寶在寺廟裏走來走去,包括吉祥結、如意樹、龍蛋、康熙贈送的張西和壹百兩金元寶。
四月,“母親是節日”。它是在4月15日舉行的,這壹天是釋迦牟尼出生、成為壹名道士和去世的日子。僧侶、信徒等。應該閉齋,轉動脈輪,念六字真言作為紀念。
7月Fa會議。6月29日至7月15日,正式會期為7月初八,僅次於正月法會。僧侶們壹天聚會七次,主要是為了辯論經文。7月8日,是米拉倡導社,演出了聖僧米拉裏巴勸導福貢保多傑的故事。
9月,“賑災大會”召開。9月29日在jamyang的Da ang舉行,由hevajra學院組織。
宗喀巴於10月去世。25日舉行。這壹天是宗喀巴的涅槃日。和尚念大經書,寺廟對朝拜者開放。到了晚上,寺廟建築的屋頂都亮起了燈,亮得像星星壹樣,真是壹派奇觀,所以也叫元宵節。
另外,2月5日是賈姆揚壹世的忌日,10月27日是二世的忌日。九月六日是三世的忌日;2月22日是四世的忌日;2月23日是V的忌日..這幾天,寺廟會舉行紀念活動。
此外,還有各學院各自的法學會。拉蔔楞寺被譽為中國佛教文化的明珠。這裏的遊客與日俱增,因為在這裏妳不僅可以欣賞到藏式的寺廟建築,體驗到濃郁的宗教魅力,還可以品嘗到拉蔔楞寺獨特的藏餐。
想吃到真正的藏餐,還得待在拉蔔楞寺的食堂裏。餐廳位於寺廟的中心。餐廳寬敞明亮,分為兩部分,壹半給和尚吃,壹半給遊客。妳可以在這裏品嘗美味的藏餐。
這裏用餐沒有菜單。妳坐下後,兩個穿紅袍的和尚會給妳端來奶茶,倒進碗裏,聞起來又黃又香。喝壹口之後,妳會覺得喉嚨底部很光滑,很放松。
喝完奶茶,兩個和尚分別為客人端上了壹個巨大的銅火鍋,看起來像是每天吃涮羊肉的鍋,但是要大很多。這是著名的手抓羊肉。這種“手抓”講究的是羊肉的鮮度和肥度,現在壹般都這樣做。羊的年齡壹般在壹年以內,這樣可以保持肉質鮮嫩。吃的時候要先喝湯,再吃羊肉。壹般要喝壹口羊肉湯,吃壹塊羊肉,喝青稞酒,湯香酒香,才能吃到真正的藏餐味道。壹般要選擇羊的肋肉,切成10 cm左右的小塊,放入清水鍋中,用文火煮至沸騰,撇去血沫,加入鹽、胡椒粉等調料,煮兩三個小時。
吃藏餐有壹個特別的地方。客人還沒喝完,和尚就不伺候妳了。直到客人們吃好喝好,和尚們才把蓋有人參果(蕨麻)、白糖和酥油汁的米飯端上來。這是拉蔔楞寺有名的特色飯——蕨麻飯,吃起來比八寶飯還甜。
這還不是全部。和尚看完客人吃完飯會給妳壹個藏包。這種藏包也很特別。將新鮮牛羊肉切碎,將煮熟的蘿蔔絲放入肉中,加入調味料和新鮮羊油。吃的時候要註意,先在包子底部咬壹小口,把包子裏的湯汁吸進嘴裏,再吃皮和餡,不然會很尷尬。
如果是夏天,最後壹道菜是酸奶,壹種像冰淇淋壹樣冰涼,像楊梅壹樣酸甜的夏日飲品。制作方法很簡單:先將壹勺酸奶攪拌均勻,倒入壹個直徑約30厘米的小瓷缸中,煮沸後晾至溫熱,再倒入另壹個瓷缸中,最後蓋上蓋子放在熱炕上,靜置四五個小時左右,即可制作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