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三國時期的民間百姓,都愛吃哪些食物?

三國時期的民間百姓,都愛吃哪些食物?

公元220年,東吳滅亡。隨後開啟三國爭霸時期。

魏蜀吳是三國時期主要的國家,為了擴大勢力,三方時常發動戰爭。戰爭無論大小,都會造成局勢的緊張,百姓的流離失所,更會造成經濟的停滯發展。當時的主要社會現狀就是普通百姓生活淒苦,大片土地無人耕種。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居無定所,食不飽腹,為了活下去,就必須要有吃的來填飽肚子。那麽三國時期的民間百姓,都吃什麽食物呢?

戰爭最頻繁的地區,人們生活是最淒苦的,好多人沒有吃的,只能靠吃草根樹皮來維持生命,甚至,為了活命,還有吃人肉的,想想也是淒慘。

普通有地能耕種的地區,南方濕熱,降水多,人們可以種植水稻,大米便是他們的主食,北方相對幹旱,人們種植小米。但是那時候人們純粹靠天收,糧食產量較低,除了要交稅,還要賣壹部分拿來生活,飯桌上也就只能喝粥。古代講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為了節省糧食,三國時期,人們大部分都是壹天兩餐。

後面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趨於穩定後,主食也有了變化,增加了蕎麥,青稞,還有壹些豆類,黑豆,小豆等,人們也會用豆類來制作食物充饑。除了粥之外,人們也學會蒸制幹飯,羹等。

三國時期的蔬菜基本自給自足,嚴格遵守不時不食,水果有桃、李、杏、梨、之類的,都是本土水果。張騫從西域引進了葡萄和石榴,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多壹點的選擇。肉類在人們的飯桌上還是很常見的,豬牛羊馬雞狗,北方的百姓經常食用。但是耕牛作為種地的主要勞動力,普通百姓還是舍不得殺來吃肉的。

三國時期,人們善飲酒。曹操的《短歌行》裏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當時的酒都是由糧食釀造而成,度數低,適合大部分人飲用。曾有統治者下過禁酒令,不過效果甚微。

三國時期雖然戰亂,但是人們還是在不斷的更新著他們的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