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是廣東制造業企業的用工高峰,很多企業也是這個時候最頭疼:春節假期比較長,基本上在臘月小年,很多工廠都放假。以前為了留住工人,工廠會扣發壹個月的工資(或者部分獎金),但是隨著勞動法的限制和人們法治意識的增強,很多工廠不會這樣做,所以很多農民工的時間觀念比較松散,他們會選擇在正月十五之後或者春運高峰結束之後來確定今年的目標。
這幾天我也去了幾個朋友的工廠,妳可以看到幾個朋友的工廠都派了專門的招聘人員來現場招聘。雖然不時看到有人來看工人,但大多是來咨詢的,現場成交的很少。
和朋友聊天,得知廠裏大部分工人都是正月十八才陸續來,也有工人打電話說還在老家,來不來的態度也模棱兩可。在廣東中山,以電器制造為主,最好能熟練工人的實際操作,所以工廠也盡量留住以前的工人。
這幾年經濟不太好,特別是廣東的壹些中小型制造企業。前兩年的環保整改,迫使企業尤其是零部件供應商加大了節能減排和汙染治理的投入,企業的成本增加了不少。再加上家電企業單純的低價營銷,各種成本增加,銷售價格始終不漲,導致利潤越來越低,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在中山,很多家電廠商和配件供應商之間的結算方式主要是三個月的支票,有的甚至更長,以至於成品廠的壓力有相當壹部分給了配件供應商,配件供應商的顧慮也很多:正常的工廠,即使是年前的貨款,也要到過年後兩個月才能收到;還有壹些工廠心裏沒底(這幾年跑的工廠不計其數),所以早在過年前就放假了(零件廠在臘月十五左右)。春節也是銷售旺季。新年過後,各個工廠的訂單很多,所以各個工廠都會在這個時候爭奪工人。
至於勞動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需求也增加了。勞動報酬是他們的基本要求。五險壹金是否由工廠支付,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否符合國家勞動法,加班時間和報酬,勞動強度,年假和在工廠的住宿條件,精神文化生活等。都是他們衡量是否來妳廠的依據。甚至年後他們已經去過廣東了,會去很多工廠比較,決定留在哪個工廠。
從雙方的角度來看,大家都是對的。工人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要求工廠也是對的。每個人都希望有壹個好的工作環境,好的薪水。不過也要提醒在外工作的朋友,選擇沒有錯。要腳踏實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廠,認真做事,才不辜負家裏親人的期望。制造企業的老板們也要改善工人的工作和住宿條件,在產品上下功夫,用創新的思維開發新產品,增加利潤。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可持續發展,提高工人各方面的待遇,才能真正留住人。記住:認可工人的東西壹定要到位。
近年來,大陸經濟也突飛猛進。很多以前在廣東的企業也在內地開了分公司或者搬遷了,但是中國大部分制造企業還是在廣東,這涉及到產品供應鏈、產品研發、物流、信息以及壹些高端人才。這是很多內地國家無法比擬的,所以和廣東相比,在成本上不會節省太多。所以在內地能找到的工作大多是餐飲、房地產、零售等服務業。試想壹下,如果中國的制造業完全癱瘓,中國的GDP怎麽上去,怎麽促進消費?人們口袋裏沒有錢。誰天天去外面吃飯,誰去買房,誰去購物!制造業是中國的立國之本,認清勞資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推動社會進步,是我們的事業。
這兩天吃飯的時候也和幾個工友聊到了在廣東打工的事情。他們很多人認為在廣東工作可以減少家裏很多不必要的人情。他們說,在內地,結婚給朋友送禮,孩子過生日搬家,考上比較好的學校送禮,生病住院在家送禮。總之,很多人情世故都是要花錢的。而且現在的禮物基本都是幾百,真的是亞歷山大。如果妳在廣東,妳可以把這些省下來。其實他們的想法真的很成熟,只是很多人願意表達出來。在這裏,也想提醒壹下還在猶豫要不要來廣東的朋友們。綜合考慮各方面,賺錢,讓生活更美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歡迎大家與我們探討。新的壹年,祝所有在外打工的朋友都能找到好工作,祝工廠老板生意興隆!
我是初學者。我來回答。
我出生於80年代。90年代末,我的同學都輟學去廣東打工了。當時有壹股民工潮,民工湧向廣東的東莞、深圳等地,尤其是東莞,有世界工廠之稱,聚集了全國各地的許多民工。當時成績稍差的同學認為自己以後考不上大學,就停止了學習,家裏人都很支持。反正他們以後要工作,還不如早點幫家裏掙點錢!
但是近幾年來廣東打工的人越來越少了。為什麽?原來的農民工大軍現在去了哪裏?
第壹,廣東工廠工資水平不高,沒有優勢。
目前很多工廠在招人的時候開出高薪,不過是打廣告罷了。如果妳真的想拿到那麽多錢,妳得做得比正常多,否則妳拿不到錢,往往是壹個月的工資。如果招聘的時候說6000元,如果不努力,扣這個扣那個,最後可能只能拿到4000元。
二是其他省份經濟開始上升,就業機會增加。
很多以前在東莞工作的人現在選擇留在家裏發展。他們不僅離家近,在外地的顧慮也少。而且,他們不用每年春運長途跋涉擠火車。每年春運高峰擠火車都是很痛苦的經歷!如果能拿到差不多的錢,誰不想在家工作,離開家去外省呢?
3.近年來,廣東爆發了“倒閉潮”。
近年來,廣東東莞等城市出現了工廠倒閉潮。很多工廠倒閉,老板攜款潛逃等等。農民工對廣東的印象非常不好,害怕自己也會遇到這樣的老板。不然辛辛苦苦幹了壹年,老板們都跑路了,壹分錢也賺不到。這種情況大大挫傷了外地人來廣東工作的積極性。
第四,工廠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需要的勞動力越來越少。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廠引進了智能化、自動化的機械生產設備,不僅提高了效率,還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往往壹個工廠的機械只需要幾個師傅。所以自動化程度高,裁員是必然的,很多人看到這種情況後就更不願意來了。
我沒去過廣東打工,不知道那裏的工廠每個月能給工人多少工資。
但是我了解貴州,那就說說現在在這個相對落後的地區工作的待遇吧。
在貴州,壹般的苦力都是那種沒有任何技能的工作,比如搬東西,壹天200以下沒人會幹。壹般小店洗盤子打零工的人,每月2500元以下不允許工作。那些生意特別好的店,工資壹般是3500元,有的還買了五險;在這裏,美團外賣的配送費是白天4元,晚上6點後6元,午夜後9元。問題是貴州人喜歡吃夜宵之類的,還有很多人半夜點餐。其他技術工種應該和其他地方差不多。壹般來說,開挖掘機壹個月7000塊。我從未接觸過在工廠工作的人。我不知道。
但有了這種待遇,還有誰會去廣東打工,更何況很多人壹天能做好幾份工,有的保安兼職做小區保潔拿兩份工資;有的人白天做壹份工作,晚上去滴滴跑美團。只要不偷懶,怎麽可能不賺錢!在沒有骨肉分離的情況下,可以就近照顧孩子和家人,為什麽壹定要去廣東打工?!
因為票太難搶了!
我們表親在廣東三年了,每年求爺爺告奶奶要票,手段都用盡了。14之後,大軍決定離開廣東,趕回老家,趕上了置業的潮流。現在大家都和廣東壹樣好!
當然,離開廣東的原因絕對不僅僅是機票。對於我們這些踩著80後尾巴的人來說,有太多的理由督促我們不要去廣東工作!
廣州深圳的房價到底有多貴?關外壹套房的價格和我老家的小別墅差不多。最不濟也就是市中心的壹大片平地。
說實話,14年我們這些表兄弟要不是回老家發展,現在也就壹個人了!
廣東人多,但其實妳接觸的社交圈也不過如此。妳喜歡的人不喜歡妳,妳卻不能接受妳喜歡的,惡性循環就下來了。不想安定,就只能做單身狗!
廣東是個創業的好地方,但也是針對某壹類人群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不要相信這個謊言。畢竟妳的才華在妳的家鄉,壹個競爭少,人脈廣的地方,是發不了財的。妳怎麽能相信自己能在廣東這樣競爭激烈的大都市發財呢?
於是,我以為自己是個普通人,就回來了。其實我家鄉的發展其實和廣東差不多甚至更好!16年,自己開了壹家少兒藝術培訓機構,現在發展不錯。至少我買了輛車,看起來也不寒酸。還買了房子,地段還不錯。老婆也結婚了,特別好看!小孩子也有,特別可愛!
總之,個人認為不去廣東這種地方工作是正常的,也是明智的!
/////////////
布米少兒美術關註少兒美術培訓入行,願與您分享創業幹貨資訊。有興趣的可以在下面留言互動。
很多人不去廣東打工,是因為很多內地城市發展起來了。基於各種成本的考慮,很多農民工選擇回鄉或者到長三角二三線城市發展。廣東不再是唯壹的選擇。
記得30年前我在深圳工作的時候,四川人和湖南人是廣東最大的外來務工群體。這其中,既有地理上的鄰近,也有發展的機遇。那時候江浙滬很少有四川人。但“川軍”北上了,不僅是長三角,全國各地都有。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國家基本建設項目向西部轉移,農民工主力也在跟著項目走。更有甚者,第壹批農民工中的成功人士也回到中西部的家鄉創業辦廠當老板。
所以風水顛倒。因此,經濟分析不應以西方經濟學為基礎,而應立足於中國的具體國情。壹些在壹個城市、壹個單位呆了幾十年,僅靠混年獲得職稱的教授學者,沒有切身體會,無法理解民間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去廣東打工的人還是很多的,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其他城市發展的也不錯,經濟也不錯。有的人在老家能有不錯的收入,又能在家照顧老人,所以選擇在老家或者老家附近發展。以前很多人都去廣東打工,因為在2000年之前甚至之後的幾年,廣東的服裝業發展的很好。只要妳願意工作,妳會得到更多。在內地,這樣的機會很少。當時內地很多年輕人湧入廣東打拼,每年都有不錯的收入。
時光飛逝。近年來,各地都在抓緊時間發展經濟,工資穩步增長,信息產業也在高速發展。那些2000年左右去廣州打工的年輕人也到了中年,大部分大概都選擇在成本較低的地方做壹些小生意。廣東服裝行業的發展也受到越來越高的用人成本的限制。服裝行業工作時間長,現在的年輕人工資也不高。如果是其他行業,各省都有發展比較好的城市,廣東的吸引力也沒那麽大,所以現在年輕人都去廣東打工。
當然,廣東的信息產業發展也不錯,但是北京、成都、杭州也不錯,信息產業從業者的選擇也很多。綜上所述,中年人去的少,年輕人選擇的多。感覺整體上在廣東工作的人比較少。
人搬來住,火搬出去!例如,湖南省株洲市在第壹個五年計劃中是壹個老工業區。為了減少汙染,工廠紛紛倒閉或倒閉。這些失業的人去了廣東的珠三角或者長三角,還是可以生活的。去的早的有房有車,也有人在老家買了房。同事的孩子有壹些留在了株洲,很多都和老婆離婚了...這些人大多是專業的“操作者”,技能並不通用。此外,他們年齡太大,找不到工作。有些員工雖然專業基本通用,但是因為年齡原因不招人待見。比如長沙某企業招聘維修工,只要25-39歲,有多年專業服務年限。不去廣東或者長三角工作只是壹種抱怨。其實離開的人多,離開的人少,廣州深圳的外來務工人員並沒有減少。有人呼籲人們不要去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工作,這是可以理解的。其實老虎都是吃人的,在那裏工作也是壹樣的。
因為現在很多地方都開始了補貼回鄉創業的政策,而且廣東雖然工作多,工資高,但是受不了它的高房租高消費。現在大部分工人都是9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也很多。我可能會回去為父母工作。我也是90後,沒有太大的野心,也沒想著賺大錢,也不追求名牌。出來工作的原因只是因為家裏沒有我想要的工作,工資太低。如果家鄉的工資能滿足我的正常開銷,我不會選擇出來打工。在老家幾百塊錢就能租到兩室壹廳。如果我不想租房子,我可以買輛車每天回家。家裏空氣好,朋友多。如果有時間聊天吃飯,如果不想遠嫁,還是可以找個三觀好相處的。我不知道。
作為壹個曾經和身邊很多朋友壹起去廣東的人,我必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身邊以前上班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初中畢業,或者壹些上職高的朋友,學歷不高,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這些退學的學生十七八歲,年紀小的在16歲左右。他們都是出於叛逆的孩子。小時候想遠離父母,所以有親戚朋友帶他們去廣東浙江等地。他們去了之後就不在壹個年級了。沒有經驗,沒有學歷,只能進工廠做普工。壹站就是壹天。每個月的1是休息時間,其余都是工作時間。工資3000-5000不等,看妳多快。說實話,這種工作對於很多叛逆的少年來說是很無聊的。我的幾個朋友回來後就不出門了,就讓家裏人在家找工作或者跟親戚學點技術。他們跟我說的是,感覺自己在外面飄,沒有歸屬感,壹個月物價高,沒有積蓄。還不如回來找個工作,賺的少但至少過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