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寶應公園作文作業幫助參觀寶應公園美麗的縱向花園位於寶應縣市區。
她占地6畝,綠水環繞,園內繁花似錦。
在萬物復蘇的春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有幸壹睹她的美麗。
當我們來到公園,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於化龍石柱門。
它由四根柱子組成,高聳入雲,就像來到了傳說中的南天門。
石柱門寬闊四方,設計獨特。
在那個高高的石柱上,有壹個用龍的魚身雕刻的怪物。
它象征著鯉魚躍龍門,同時激勵我們從小做起,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像鯉魚壹樣暢遊在知識的海洋中,在知識的海洋中躍過龍門,學習更多的知識,獲得更高的知識。
沿著於化龍的石柱門向東走,我們來到了長廊。
古色古香,兩邊都是石凳。這真是壹個休息的好地方。
走過長廊,過了枕橋,我們來到了八寶亭。
八寶亭是寶應最古老的建築之壹。
它創建於1551,有幾百年的歷史。
八寶亭高5米,長12米,占地面積100平方米。
遠遠望去,八寶亭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
在陽光的照射下,上面的琉璃瓦格外耀眼。
亭子的四個角向上傾斜,中間有壹個翠綠色的葫蘆,看起來非常迷人。
走上臺階,我們進入了亭子。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壹副對聯:大地是千年之寶,天賜九如福,萬歲。
這14個漢字,龍飛鳳舞,在陽光下極其美麗。
坐在亭子裏,細看綠樹紅花,遠眺碧波蕩漾的人工湖,令人心曠神怡!在八寶亭遊泳後,沿著鵝卵石小路,穿過桃花心木橋,我們來到了沈竹和靜殿。
記得清代潘磊曾在《宗奎元遊記》中寫道:“近水有堂,名曰‘竹深蓮堂’。
“這是壹個四合院,大門上刻著兩個門神,好像是為了保護這個古建築。
進入院門,有壹大片空地,四周是木椅,供遊客休息。
坐在上面,欣賞碧波蕩漾、波光粼粼的人工湖,置身於古樸的四合院,讓人心情舒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中間三房壹廳的四合院上,有“竹深蓮廳”的門牌。看,這個字多聰明!多有型啊!過了院子,壹座假山出現在我們眼前。假山上的石頭奇形怪狀:有的像奔跑的兔子,有的像翺翔的雄鷹,有的像飛奔的駿馬...美麗的公園裏的亭臺樓閣古色古香,錯落有致,別出心裁,五顏六色的花,五顏六色的樹,高聳的雲。公園裏的古建築襯托著春天美麗的景色。我喜歡美麗的公園!
八寶亭的由來南通市通州區金角初級中學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知縣嶽東升挖開包河,在河邊建碑建亭,紀念真寶。
清道光和民國初年修過兩次。
民國時期,八寶閣作為閱覽室。
在20世紀50年代,它被用作私人住宅。
1983年仿原型在宗八園重修。亭閣呈方形,琉璃瓦頂,尖角,高5米,周長12米,占地100平方米。由當代著名書法家趙樸初題寫。
在原亭內,明嘉靖三十年碑的遺跡和民國時期道光修亭的碑文也被移至亭側,新立碑文記錄八寶亭重建始末。
正如虎丘之於蘇州,吳婷橋之於揚州,八寶亭是寶應的象征。
很遺憾來到寶應,沒有去參觀八寶閣。
短文“關燈,讓我們做出改變,我們在冰島看不到冰……”今天全世界都熄燈了,唱這首歌,唱環保之歌。8: 30到9: 30熄燈是全世界人民的責任,是我們作為21世紀公民為地球做貢獻的機會。
不要低估這個小時。這是地球的黃金時間。只要有1億個家庭參與,就可以節省55萬噸二氧化碳,這大約是18萬人壹生的總排放量。
只要這樣的行動堅持下去,也許地球就會重生。
我們家也加入了進來,在保護地球的行列中。
八點半,我擡手拉下了總閘。該剎車了。我們家壹片漆黑,只能在窗外的路燈下依稀看到家裏的物品。與此同時,整個寶應縣,整個中國,甚至整個地球都暗淡下來,失去了往日的繁華。這個時候的大地仿佛是壹塊平淡無奇的寶玉,很普通。
但在黑暗中,環保的力量永遠不會消退。
這時,我點燃了蠟燭,壹團火焰瞬間撕開了無盡的黑暗,用光的力量傳遞著環保。這是環保之光!從橘黃色的光芒中,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在向我們微笑,但在那道光芒中,我也仿佛看到了日本福島核電站,想到了地震海嘯造成的重大核泄漏!居然達到了六級!我也從這火光中想到,在未來,我們濫用資源,很快耗盡資源,所以只能用核——這個危險的“天使”在絕望中壹次又壹次造成核泄漏,太恐怖了,我們生活在焦慮和恐懼中。
寶應縣有哪些名勝古跡?八寶亭嘉靖三十年(1551),知縣嶽東升挖開包河,在河邊立碑立亭,紀念真寶。
清道光和民國初年修過兩次。
民國時期,八寶閣作為閱覽室。
在20世紀50年代,它被用作私人住宅。
1983年仿原型在宗八園重修。亭閣呈方形,琉璃瓦頂,尖角,高5米,周長12米,占地100平方米。由當代著名書法家趙樸初題寫。
在原亭內,明嘉靖三十年碑的遺跡和民國時期道光修亭的碑文也被移至亭側,新立碑文記錄八寶亭重建始末。
縱園縱園原為清代康熙秀才喬來的私家園林,以荷花風光著稱。
明朝以前,這裏是唐王,南通松井河,北有松崗。
明中葉,寶應世家胡氏在此建有畫園(別墅),明末廢棄。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喬萊在這片舊址上修建了壹座垂直花園。
這個花園依山而建,種樹為林,小的大,挺有意思的。
亭臺樓閣,勝景眾多,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吟詩作賦,對這座清麗雅致的水景園林大加贊賞。
百年後,喬氏家道中落,宗奎院改制為華川書院,成為當時寶應的最高學府。
在抗日戰爭期間,他毀於大火。
解放後,公園和寶應縣中學在原址重建。
1958叫人民公園。
1982年,寶應縣* * *人民為保存傳統特色,恢復了原名,仍稱“宗教苑”,並進行擴建和修繕。
目前位於市中心,葉挺路與安義路交叉口,占地68畝。
九裏千墩韓組,起於射陽湖鎮趙佳村,延伸至田萍鄉田萍村附近,東西長約4.5公裏。在這個範圍內,有數以千計的墳墓。
史書上說建安七子項伯、陳琳的墓就在這裏。
自漢代以來,這裏出土了數百件珍貴文物,如“漢銅虎”、“錢進馬鐙”、“雙魚銅洗”。
清代,這裏發現了孔子見老子的石刻浮雕。後來,由於日本的占領,石浮雕的下落不明。其拓片被魯迅先生收藏,現藏南京博物院。
漢組遺址“九裏千墩”已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們稱之為“史記的記載,文明的象征”。
模仿課文第二段“我們愛妳,中國”,用“我們愛妳,...我們愛妳,古老的故鄉揚州歷史悠久,故鄉寶應是鑲嵌在這座古城裏的壹顆明珠。
春天,鳥語花香,夏天,美麗的香蓮,秋天,金黃的稻麥,冬天,梅子飄香,啊,我們愛妳的家鄉!我們愛妳——八寶亭的古色古香,生態園的綠蔭,北京航運河的碧波蕩漾,舒適宜人的黃蕩溫泉。
我們愛妳——蓮藕汁清涼爽口,大閘蟹鮮嫩細膩,精河西瓜香甜可口,安豐補頁好吃。
我們愛妳——博物館的獨特風格,建築界的中西合璧,翔宇體育館的精美結構,革命烈士的不朽紀念碑。
我們愛妳——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的繁榮,秦漢時期東陽的富庶,隋唐時期安邑的繁榮,改革發展後寶應的繁榮。
我們愛妳——挺拔的竹子,蒼勁的松柏,挺拔的松樹,純潔美麗的臘梅。
老祖宗陳琳才華橫溢,革命英雄華克誌有著非凡的勇氣和超人的毅力。
我們驕傲,我們快樂,我們努力,我們創新,我們會努力學習,讓家鄉的明天更美好!...
洪水的發源地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洪水鎮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西南部。
泛水鎮是鑲嵌在京杭大運河黃金水道上的壹座群星璀璨的古鎮。
位於揚州市北部,寶應縣南18km,是揚州市最大的鎮之壹。
總面積172平方公裏,人口近65438+萬。
京滬高速公路、江淮高速公路、新淮江高速公路、大興黃金高速公路和泛柳高速公路過境。
京杭大運河通航。
揚州市寶應縣泛水鎮是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沿線的壹座星光璀璨的古鎮。唐代集鎮初具規模,自古有“金泛水”之稱(民國童謠:金泛水,銀寶應,銅制高郵,鐵制頭)。
)。
洪水泛濫的地理條件優越。京滬高速公路、江淮公路、332省道穿境而過,南水北調寶應站位於洪水淹沒區。洪泛運河大橋和第二條淮河線的建成,將加速洪泛融入長三角經濟圈。
已經開工建設的連淮陽鎮高鐵穿境而過。
洪水的歷史沿大運河從江蘇中部的寶應縣往南約20公裏,有壹個歷史悠久的古鎮——泛水鎮。
泛水鎮起源於漢末,始建於唐代,明初重建。
明清時期,運河繁忙的水運都要經過洪水。其交通十分便利,商賈雲集,經濟發達,集鎮規模日益增大。深厚的歷史背景留下了豐富的文物。
信息來源:百度百科...
寶應有什麽好玩的地方?揚州市周恩來少年閱讀辦公室揚州-少年閱讀辦公室1997,-少年閱讀辦公室被命名為揚州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月5日,1998,在周總理百年誕辰之際,正式對外開放。
2002年底,被江蘇省人民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揚州,八寶亭,揚州,八寶亭,八寶亭歷經滄桑,是歷史風雲變幻的見證。
文人騷客們總是以此致敬,留下了許多詩詞歌賦。
明代吳敏的道教詩說:“萬畝河枯麗,千年滿寶。
家家做蠶工,撿桑鉤。
“采桑鉤”是八寶之壹。
寶應湖,寶應湖,位於鹽城市金湖公路西側,是壹個淺水封閉湖泊。
據明代《隆慶縣誌》“清水湖在縣南,東西長十二裏,南北寬十八裏,西南連淡湖;拓廣湖在縣城西南十五裏,東西長三十裏,南北寬十裏,南有匯金湖,西有火湖。灑火湖在縣城西南四十裏,西有衡陽河,東北有托廣湖;金湖在縣城以南60裏,東臨大運河,西北臨淡湖。碧水、燈光、噴火、金湖融為壹體,故稱寶應湖”。
九裏千墩漢組九裏千墩漢組位於寶應縣射陽湖鎮。它起於射陽湖鎮的趙佳村,延伸至田萍鄉的田萍村。東西長約4.5公裏。在這個範圍內,有數以千計的墳墓。史書記載,項伯、建安七子陳琳的墓就在這裏。射陽湖鎮原為漢代射陽郡治所,西南約16平方公裏。這裏散落著許多土堆,有高有矮,有大有小。這在歷史上叫“射陽丘”。由於土墩眾多,後來人們稱之為“漢組”。
寶應湖,縱向花園,位於寶應縣城中心葉挺路與安義路交叉口。占地68畝,三面環水。它優雅、精致、獨特。潘慶雷《縱園筆記》說:“蓄者以為惡毒,流者以為渠,平者為池塘,彎者為溪流,沖者為泉而純。船也是船,是文人在浪濤中泛舟,修身養性的最佳場所。
豎園是山,種樹為林,以小見大,挺有意思的。
亭臺樓閣,勝景眾多,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吟詩作賦,對這座清麗雅致的水景園林大加贊賞。
揚州的寶應縣很窮。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生的頭等大事。
就像在介紹當地歷史的書中,壹定會有對當地飲食文化的介紹。
因為飲食文化是壹個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參照物。
我們團的成員來自揚州和鹽城兩個不同的地區,對彼此的文化都有很大的興趣。
但是“地域文化”真的是壹個很寬泛的詞,涵蓋範圍很廣,所以我們決定從壹個側面來體現地域文化的豐富性——飲食文化。
當地的飲食文化是人類長期適應環境的具體創造。它積澱了幾千年的古代文化思想,表達了民間社會的鄉愁語言,反映了壹定歷史條件下地域社會、經濟、文化的綜合影響,包括飲食風味、舉止禮儀、形成發展,也從壹個側面反映了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影響。
說到吃,揚州的吃早就被世人稱道了。俗話說“吃在揚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可見揚州人早就以講究飲食而聞名。
揚州的飲食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地域、民俗、社會環境因素,也給揚州帶來了無限的榮耀和驕傲,是壹塊閃亮的金字招牌。
在歷史的進程中,揚州的飲食文化不斷豐富和充實,後來文人的介入是揚州美食在清代中期達到頂峰的催化劑。
文學對揚州美食的涉足,最早可以追溯到漢賦、唐詩、宋詞,尤其是清代。
現在我們可以欣賞到200多首有關清代飲食、菜肴、宴會、飲食習俗歷史的詩詞,使淮揚菜的風格更加典雅,文化品位大大提升。
揚州的先民早在4000年前就已經脫離了食獸飲血的愚昧。
公元前468年,吳王夫差滅古漢國,挖漢溝,建漢城,不僅對揚州的城市建設,而且對揚州的烹飪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揚州飲食分為兩部分:揚州美食和揚州小吃。
揚州菜的主要特點是:選料嚴格,刀工細致,主料突出,註重原味,講究火工,擅長燉煮,湯汁清醇,濃而不膩,清淡鮮爽,造型獨特,微鹹微甜,南北皆宜。
揚州廚師擅長食品雕刻。
揚州美食也以揚州三頭為代表:紅樓宴、三頭宴、全藕宴。
這是揚州菜的三顆明珠。
《紅樓夢》中的宴席是對菜肴的創新。
作者曹雪芹長期在揚州居住,他的祖父曹寅在去揚州接康熙皇帝時也曾設宴招待過劉四白。
中國紅會會長馮其庸先生在吃完揚州美食經典之作《紅樓夢宴》後寫道:“天下美食歸揚州,三套鴨燉鰱魚頭。
昨夜紅樓新宴,九州饕餮。
並稱贊道:“紅樓菜真是揚州菜的體系。"
臺灣著名美食家張啟軍也預言“壹千四百年的繁華,終使揚州成為南方生活享受的中心;它的食物已經成為南方美食的代表。
“三頭宴是由揚州三大傳統名菜:紅燒鰱魚頭、清燉獅子頭、烤全豬頭發展而來的宴席。
鰱魚頭味道醇厚,獅子頭肥嫩而不膩,整個豬頭清香四溢,都是濃郁的地方風味。
自古有水鄉、藕鄉之稱的寶應,根據祖傳制作方法創新了50多種藕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全藕席。寶應飯店推出的這道菜受到了中外客人的歡迎和好評。
揚州名菜有八寶葫蘆、烤豬頭、揚州獅子頭、水煮幹絲、三套鴨等壹系列菜品,壹定要嘗壹嘗。
八寶葫蘆,這道菜因形似葫蘆而得名。
整只鴨子去骨,糯米、鮮豌豆、熟火腿、蓮子、百合等八種餡料,沖泡成葫蘆狀,蒸熟裝盤。
烤全豬頭是將新鮮豬頭去骨去毛,從中間切開,洗凈,放入鍋中加入醬油、鹽、冰糖等調料煮至爛透。
此菜成品應“酥爛無骨而不失形”,色澤鮮紅,肥嫩香甜,入口綿軟醇厚,油而不膩,香氣濃郁,鹹中帶甜,風味非凡。
揚州的獅頭有兩種。
第壹種是紅燒獅子頭,色澤紅亮,香味誘人,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在鹹宜老少皆宜。
另壹種是蟹粉燉獅子頭。肉質鮮嫩,蟹粉鮮香,鹵汁醇厚。
“水煮幹絲”,又稱“雞汁水煮幹絲”,是壹道清爽又營養的美味。其鮮美的風味壹直被推崇為餐桌上的美味,是淮揚菜中的看家菜。
原料以淮揚方豆腐幹為主,刀工要求極其精細。烹飪後,各種調味品的鮮味復合成豆腐幹,極為難得,美味可口。
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揚州地方官員曾以“九絲湯”來“寵愛乾隆”。
三套鴨簡單的說就是家鴨套野鴨,野鴨套鴿子。
家養鴨肉肥美可口,野鴨肉緊而香,鴿肉松而嫩。
湯鮮、辣、多味,相得益彰,成為冬季美味。
俗話說“寧吃壹兩只鳥,不吃半斤動物。”
三鳥同食,在鮮中添鮮,在美中添美,其味道絕對獨特。
營養價值之高可想而知。
讓我們來看看揚州的小吃。
十大點分別是:三鼎包子、千層油餅、雙燒餅、翡翠小籠包、幹菜包子、野鴨白菜包子、糯米蒸餃、蟹黃蒸餃、切切爾蒸餃、雞絲卷。
十大風味小吃分別是:竹筍鍋貼、揚州餅、蟹殼黃、煎蛋、鹹鍋貼、蘿蔔酥餅、雞絲卷、三鮮鍋貼、桂花糖蓮藕粥、三色油餃。
十大特色小吃分別是:四喜餃子、生藕夾、豆腐卷、竹筍、紅豆餃子、五仁餅、蔥油餅、黃橋餅幹、蝦餃、竹筍餛飩。
我不得不提到揚州的兩家著名的茶館——富春茶館和葉純茶館。
富春茶莊的傳統名稱“三頂寶”被評為特色食品,榮獲商務部優質產品金頂獎。
千層油餅和翡翠被譽為“揚州雙絕”。
葉純茶館出售的香茶“夔龍珠”是用揚州本地的珍珠蘭、浙江的龍井和安徽的夔珍制成的。同時淮陽主要是精品和小吃,比如灌湯包。...
寶應縣轄14個鎮,分別是:安義鎮、泛水鎮、夏姬鎮、六堡鎮、射陽湖鎮、廣陽湖鎮、蘆垛鎮、小官莊鎮、王治崗鎮、曹甸鎮、馮鎮、鎮、黃城鎮、涇河鎮。
寶應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三角洲北翼,何麗霞平原西北部。屬於寧鎮揚城市化外圈,東臨建湖、鹽城、興化,南接高郵,西跨寶應湖、白馬湖的金湖縣、洪澤,北接周恩來總理故裏淮安。
世界文化遺產京杭運河穿城而過,景色宜人,配套設施齊全。它的悠久歷史和現代文明相輔相成。
寶應縣始建於秦朝,原名東陽縣、平安縣、安義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公元762年,疆土上有“八寶”獻給皇帝,唐肅宗視之為國寶。故改上元三年為寶應元年,安義郡名“寶應”。
縣人* * *家住安義鎮,郵編:225800。
代碼:321023。
區號:0514。
...
請註明出處?揚州寶應有哪些好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