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學時,學校有自己做飯的大後廚,和現在普遍的營養午餐壹人壹份不壹樣。每到中午,每個班就會派出三四個同學拿著自己半人多高的鐵桶去食堂打飯。等這打飯去的小隊伍,到了食堂,這壹行餓極了的孩子卻會站的腰板挺直,壹言不發的排著隊,這點就要提壹下小時候的?挑逗群眾鬥群眾?---?值周生?制度了,每周學校會選出壹個班級,每個班級再選出壹些孩子,當這周的值周生。值周生主要的任務是幫助學校教務處管理學生,讓他們守?規矩?,比如遲到,追跑打鬧,不戴紅領巾壹類的。而打飯隊伍的安靜與整齊也是他們負責監督的其中壹項。在打飯這種有關群眾溫飽的大事情上壹旦壹小撮群眾掌握了權力走到了另壹些群眾的對立面,那是壹點點問題都會讓妳拖後吃飯幾十分鐘的,稍有不規矩,就會被值周生請到隊伍的最末,大俠請重新來過吧。
知道這張圖的人,也應該年紀不小了---仙劍奇俠傳1
即便這樣,不像現在的網紅店,我們小學食堂做的飯,事實上值得規矩的排長隊,壹等再等。壹般分四桶和兩桶的兩種配置,四桶是兩菜壹湯配米飯,兩桶是包子配粥,或面條配鹵。面條配鹵純屬大廚糊弄事兒,軟成漿糊的面條,配上厚厚勾芡的西紅柿雞蛋或者北京式打鹵,放到飯盒裏,無論是味道還是樣子都非常毀三觀。
黃花,木耳,雞蛋,肥肉片,勾醬色厚芡,喜歡的可以放香菜---京式打鹵面
我最喜歡的是四桶,而四桶裏記憶深刻的菜色其中有燉雞腿,醬色誘人,鹹甜可口,外面帶著的壹點雞皮也是下飯的利器,吃雞腿,大家都知道大骨頭旁邊有根壹頭尖尖的小骨頭,上面帶壹點點的脆骨,而食堂燉的連這根小骨頭都特別軟爛,帶著脆骨嚼嚼就能下肚。還有壹個好吃的是肉片蘑菇,用嫩粉抓過的肉片,和平菇壹起炒香,因為平菇容易出水,所以最後出鍋前要再勾芡,可能出來的視覺效果不太好,白花花、黏糊糊的壹片,但正是這不起眼的肉片和蘑菇的搭配,讓這菜平凡中有著神奇的鮮味。
壹定是平菇,口感更有嚼勁,不好看卻好吃的壹大代表菜
Off menu這種事,食堂夥食也有,比如我們小學時的遇到二桶時吃的包子和粥,只是非常壹般的口味,但是如果前壹天中午吃的是包子,那麽第二天中午孩子們都會蠢蠢欲動,無論第二天菜色是什麽,等盛完飯,都不去吃,負責打飯的同學也都心領神會,拿著桶再次沖向食堂。食堂壹般怕有的班同學不夠吃,所以會額外準備些吃的,再去打飯的時候,領的就是這些,而前壹天吃的是包子,多了的壹定剩下,到了今天再去領的就是舊貌換新顏的炸包子!本來味道平平的包子,隔夜以後,經過壹炸,外酥裏嫩,焦香的外皮緊緊的鎖住了裏面豬肉大蔥餡兒的肉汁,壹咬還滋滋流油兒。炸包子燙的很,吃的時候,在小手裏不停的顛著,稍有不慎,就容易炸包子掃地,那是比大了以後顏面掃地更讓人介懷的事。
炸包子這東西,在小時候肚子裏缺油水的時候,的確是聖物
到了初中,高中,再沒了這種食堂飯的樂趣,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營養午餐。到了午飯點兒,分到手裏壹份份的盒飯,先不提它到底有沒有營養,科學不科學,首先,特別難吃,也許是怕變質,怕出衛生問題,菜都死命放鹽,鹹的要死。其次,非常單壹,永遠的米飯配菜,萬年不變,有時都讓我想念起了小學時的漿糊面條。營養午餐,所以它就是壹飯盒的維他命,吃不下去,那更提不上什麽營養不營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