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廣州的全域旅遊知識怎麽樣?

廣州的全域旅遊知識怎麽樣?

廣州山清水秀,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景點100多個,其中以羊城新八景白雲山、珠江、越秀山、蓮花山、黃埔軍校、上下九路商業步行街、北京路商業步行街最為著名。

廣州又叫“羊城”。據傳說,在周朝期間,五朵彩色祥雲從南海飄來,五位仙人騎著五只羊,每只羊載著壹串谷穗,獻給居民,祝願該地區豐收而無饑荒,留下五只羊變成了石頭。如今,越秀公園有壹座以這個傳說為主題的“五羊石像”。廣州在秦漢時期是壹個繁榮的大都市。自漢唐以來,它壹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和中國最早的對外貿易港口。

由於珠江口島嶼眾多,水道密集,包括虎門、角門、紅旗門等,廣州成為中國遠洋運輸的優良出海口和珠江流域的進出口岸。廣州還是京廣、廣深、廣茂、廣梅汕鐵路的交匯點,華南地區的民航運輸中心,與全國各地的聯系非常密切。因此,廣州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

廣州旅遊概況

廣州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景點100多個。其中白雲山、珠江、越秀山、東站廣場、陳家祠、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廣東奧體中心、蓮花山及中山紀念館、黃埔軍校、南越王博物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廣州美術館、廣州花卉博覽園、華南植物園、從化溫泉、番禺香江野生動物世界、寶墨園、廣東美術館、廣州抽水蓄能。

廣州有許多文物古跡。目前,全國、省、市文物保護單位21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9處。中山四路沿線先後發現了秦漢造船遺址和南越國宮遺址,其中南越國宮遺址兩次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南越國宮殿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址等三處南越國歷史遺跡正在聯合申請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廣州的木棉花

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中心。粵劇是廣州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享有“南方紅豆”的美譽。風靡粵港澳及東南亞。廣東音樂發源於廣州和珠江三角洲,吸收了中原古樂、江南小調和昆曲的精華,並與當地民歌民謠相結合。嶺南畫派是中國現代畫派之壹。光雕、廣材和光秀在國內外都很有名。粵菜是中國的主要菜系之壹,有成千上萬種食譜,“吃在廣州”聞名於世。

廣州有許多民俗,如春節、賽龍舟、重陽節、農歷新年的橘子和早茶。廣州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活動場所有劉榮廟、三元宮、懷聖寺、石獅天主教堂和東山教堂。廣州的飲食文化獨特而著名,有“食在廣州”的美譽,也有很多爭議和批評。

廣州的鳥-畫眉鳥

畫眉鳥,長約24厘米,背部羽毛為綠褐色,下半身為黃褐色,腹部中部為灰色,頭部深色,有黑斑,眼睛為白色,有蛾眉狀向後延伸,故名畫眉。此鳥為廣州留鳥,體態輕盈,羽毛美麗,熱情活潑,善歌。經常生活在城市竹園和丘陵灌木叢中,喜歡人,所以深受廣州市民喜愛。

廣州的地理位置:

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是廣東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東經112度57分至北緯114度3分北緯22度26分至23度56分,與南海和港澳接壤。它是中國南方的中心城市,是中國的“南大門”。

廣州行政區人口:

廣州下轄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花都、番禺、南沙、蘿崗和從化、增城兩個縣級市,總面積7434.4平方公裏。2005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50.53萬人,常住人口超過10萬人。

廣州是中國著名的僑鄉,華僑人數居中國大城市中之首。據統計,海外華僑1.06萬人,分布在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港澳同胞88萬人,歸僑、僑眷、港澳親屬1.56萬人。從1986開始,廣州市分十壹批授予344人“廣州市榮譽市民”稱號,以表彰他們對廣州的貢獻。

廣州的自然資源:

廣州水域面積7.44萬公頃,約占全市陸地面積的10%。從化地區地下溫泉豐富,水溫50℃-70℃,礦物質豐富。糧食作物以優質秈稻為主,壹年收獲兩次。經濟作物主要是蔬菜、水果和花卉。

廣州是“水果之鄉”,主要產荔枝、龍眼、香蕉、菠蘿、木瓜、楊桃。廣州以花卉盆景聞名,以陰生觀葉植物、高檔盆花、鮮切花、嶺南盆景為主。陰生觀葉植物占全國市場壹半以上,紅掌、蝴蝶蘭、壹品紅等盆景成為全國生產基地,盆景遠銷歐美等海外市場。

目前,廣州已發現礦產50余種,其中大中型礦山17處。有成千上萬種植物。大約有210種野生動物。

廣州氣候概況

地形氣候:廣州東北高西南低,依山傍水,北部和東北部為山地,南部為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四季如春,鳥語花香。年平均氣溫22.8攝氏度,平均相對濕度68%,市區年降雨量1600毫米以上..

廣州投訴電話號碼

廣州旅遊投訴電話:020- 86666666

廣東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全國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關於廣州全域旅遊的更多知識怎麽樣?,輸入:/ask/c2b 0221615732173 . html?Zd查看更多內容